看了这部在疫情下拍摄至亲的纪录片,再也止不住泪水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10 04:54:45人气:0
方舟

视频方舟状态:正片年代:2020

主演更新时间:2022-09-28 15:44:52

当新闻中传出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的第一批报道时,在国内其他地方,张秀华——正遭受着另一种疾病的折磨并为她自己的生命而战。医生们可能已经放弃了她,但是她的孩子和孙子们却没有,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让她和他们在一起多呆一会儿。这部作品以克制的黑白画面观察这个家庭、他们与母亲的处境、疫情造成的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的斗争。自尊心和对立的世界观最终使兄妹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他…

在最近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一部华语纪录片打动了我。《方舟》是魏丹导演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一部关于家人的纪录片。这部片子在IDFA的Luminous单元展映,因为其疫情时代相关的主题,也受到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然而疫情本身并非影片的主题,而是作为宏观背景与家庭的个人危机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影片中每一个个体。方舱医院正如“方舟”一般的存在,给天灾下的人们提供庇护。而在影片中的医院里,姥姥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的儿女们时刻围绕着她,轮流照顾着她,也像是方舟一般。其中一个儿子,魏丹的小舅,更是片刻不离老人身边,试图抓住任何一个让她活下去的希望,不惜低声下气四处求人,“为了母亲,下地狱也不怕”。影片视角非常私人,毫无保留地把家人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即便是彼此间激烈的争吵。世俗与宗教的隔阂难以化解,积压许久的矛盾终于在姥姥过世后爆发。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争吵过后,小舅用一只手温柔地握住已故母亲的手,亲吻她的额头,哽咽着,“妈,在天堂等我。”爱与信仰,是他的方舟。大环境下的担忧,小家庭中的矛盾与悲痛,眼泪汹涌而至。我远程采访了《方舟》的导演魏丹,和他聊了聊这部我非常喜欢的片子。采访、整理:笑意公众号:抛开书本这是一部非常私人的纪录片,以家人为拍摄对象,是什么契机让你拍这部纪录片的?年初的时候,姥姥病了,我就回去照顾她。她的子女,也就是我那些姨舅也都在。回去之后,她已经快不行了。我跟姥姥关系特别亲近,我在那段时间就比较郁闷,每天都在医院,有时候家也不回,就待在医院陪她。我感觉这一次她可能挺不过去了,所以一直犹豫,要不要用影像记录下来。在照顾的过程中,这种想法不断地在脑海中产生,就想留下影像做个纪念。因为她如果离开的话,就永远没机会了。当时也没有器材,就拿手机先拍一下试试,就这样每天记录一点,每天照顾完之后,她睡觉了或者没什么事的时候,我就拍一拍。所以画质没有那么高。我其实也想问为什么用黑白画面和1:1画幅,也是受到手机的限制吗?手机拍摄也有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如果用摄影机拍的话,我可能也会用黑白。黑白本身也是一种比较纯粹,比较简单的风格,也能体现一种我想要的那种本质的东西,一种宗教精神。还有医院颜色比较杂,黑白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色彩不会那么干扰。方形画幅的上下比较高,有一种宗教的肃穆感,比较庄严。空间上又比较闭塞,给人视觉感受是比较压抑的。影片中大部分都是方形画幅,但后面有一幕“群戏”拉长了画幅,为什么这么处理呢?我当时感觉需要在画幅上稍微做一些改变。然后我就想到,其实那一幕意味着家庭进入了一种更尖锐、更深刻的对立状态,也是他们积压在心里的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刻。拉长的画幅能够提供一种突破,或者一种宣泄的出口。随着画幅的展开,观众能够在情绪爆发时刻更聚焦在老人前的这个家庭。相比之前狭窄的画幅,这种形式也能在感受上达到一种平衡。你刚刚开始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预想?最后成片和当初的预想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倒没有。我当时想的就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不太想要让自己介入太多,去影响他们,其实还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最后成片也是都在预想中。这部纪录片是拍摄于疫情下,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拍的。疫情下的电影制作是否有一些困难?当时在医院里面也没有人管,在医院跟大夫提前打好招呼,所以其实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是素材拍了好多,最后不知道该用哪些。大概拍了多久?拍了有20多天。后来姥姥出院,我就离开了。其实出院也是因为在医院待着没什么用,就只能回去养着。然后我就回北京又待了两个月。回去之后,她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有老年肺炎,比较顽固,然后就越来越严重。最后有一天是下午两点多(姥姥去世),我当天就赶回去,还在路上,就让我妹妹拍了一些镜头。后半段吵架那些镜头其实都是我妹妹拿手机拍的,因为我不在,就临时教了她,让她尽量画面稳住,就用手机临时培训了一下。所以都是家人配合着一起拍的。对,老人刚去世那一块激烈的镜头都是她拍的,因为我还在路上。你着重描绘了大舅这个人物,我觉得他在影片中处于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为什么选择聚焦于这个人物?他们总共姐弟五个人。我妈是老大,里头还有一个戴黑框眼镜的长头发男孩,那个是我亲哥哥。我大舅其实以前在社会上混,尽管没有混得很好,自己手头经常拮据,但他这个人有情有义,特别重感情。我发现他身上带有一种很独特的气质,所以让他成为影片的一个主要人物。当医院也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一直在想办法,甚至网上查,各种着急借钱,非常打动我。所以就把他重点记录,也跟他聊了聊。他还让我蛮感动的,特别是他和姥姥那几幕,都把我看哭了。是吗?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这种情感经历?对,看到姥姥在医院里那个时候的感觉,会让我想起以前自己爷爷去世前在医院里的感觉,挺痛苦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多人都能体会的,那种害怕失去亲人的感觉。还想问一下有关“方舟”这个主题,片子里大舅有提到方舱医院与基督教的诺亚方舟的联系,为什么用它来作为主题,对你来说它的寓意是什么?因为当时有方舱医院的新闻,我的大舅是个基督徒,他看到时就说,这不就是方舟嘛。当时正好赶上疫情、蝗灾,各种灾难,整个世界都很像圣经里世界末日的感觉。人们建方舱医院本身有一种避难所的象征,就像方舟一样,象征着希望、获救,生命重生。正好贴合了他们在医院照顾老人,老人被她的五个孩子保护起来,有一些对应的意义。背景音乐也是用了巴赫的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很有宗教感。可以具体说说为什么用巴赫吗?因为巴赫的音乐比较神圣。虽然这部是比较糙一点的纪录片,但我希望这个影片本身传达出一种神圣、肃穆、庄严的宗教精神,一种来自神性的怜悯和爱的情感。巴赫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平时写剧本也会听他的音乐,非常有我想要的气质。姥姥去世后那场关于葬礼的争论,是世俗和宗教的冲突。这一段是我觉得在这部纪录片里冲突最激烈,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大家积压了很久的矛盾爆发了,拍到这个素材确实是挺棒的。能不能具体谈一谈?我妈跟大舅都是基督徒,其他二姨三姨二舅都是没有信仰的。一家人经常因为信仰问题吵起来,不只是片子里结尾这块,这一块可能比平时他们争吵要强烈好多倍,感觉像压抑在心里的情绪集中爆发。我妈性格又比较强势,她也是太想让自己兄弟姐妹也能有信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在天堂再见,但有时候太着急了。最后结尾拿手机竖屏拍的那一幕是有什么用意?最后姥姥下葬之后,我们回到小时候玩到大的那个院。那个院已经被拆了很多,周围盖了楼,已经一片狼藉。我们就进去看看还有啥,回忆一下童年。从窗户爬进去,发现里面非常乱,跟往日完全不一样了,让我感触很深。那一段其实是用手机随便录下来给家人看的,拍的时候也没想用在片子里。拍下来之后,我发现里头有老照片,以前的那些柜子和碗,各种人生活过的痕迹,这些东西就触发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回来后一直在想用什么结尾,最后就决定用那一段。放在结尾的用意是,老人以前也是一直在这生活,到最后去世,她的家也成了废墟,有一种生命的虚无感。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一切都结束了。最后也呼应我想表达的主题。你的处女作剧情长片是《母腹之外》,也是讲述了你自己家庭的故事,也是由家人出演。你觉得对拍剧情片和纪录片哪个更适应?说实话,我之前没有拍过纪录片,其实对纪录片研究也并不多。但是有一个创作观念,我比较喜欢真实的、客观的东西,所以拍纪录片的时候也是尽量让自己客观。包括拍第一部剧情片《母腹之外》的时候,也是尽量让视角客观一些,不想太主观地输入个人情感和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剧情片还是有很强的虚构成分,如果想拍好,我自己感觉比纪录片要难拍很多。拍纪录片更多的时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等待那个时刻到来。剧情片在把控上我觉得会更难一些。《母腹之外》剧照我看到有人评价说那部剧情片用了一些纪录片的手法,然后这部纪录片也有点剧情片的感觉。是有一点。那部剧情片自己其实也挺不满意,觉得有点太草率。因为当时比较喜欢达内兄弟,特别喜欢他们那种摄影手法,就想在第一部电影尝试使用这种手法,但用了这种表现形式之后,感觉其实并没有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然后剪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每天的素材其实就是照顾姥姥,还是希望能有一些故事情节,所有的素材能有一根主线串上,把剧情的东西连接起来。也不是说剧情片必须怎么样,纪录片必须怎么样,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弄,别的也没想那么多。刚刚提到达内兄弟,可以谈一下其他喜欢的导演或者作品吗?拍了一两部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或者更喜欢什么。我现在比较喜欢布列松,贝拉塔尔,还有德莱叶。他们都也是拍了黑白片,比较多宗教题材。尤其像布列松那种极简的处理,直奔主题,我特别喜欢。还有伯格曼,很简洁,但非常有力量。他们表达信仰的主题,也是我接下来创作的方向,在国内这种宗教电影本身就很少。是的,国内还挺少看到这种基督教题材的片子,特别是纪录片。其实想问这一部在国内会有机会看到吗?现在视幻在帮我代理,我也很希望这部片子能尽快和国内观众见面吧!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