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波拉如何描绘“窃听时代”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9:52:02人气:0
窃听大阴谋

视频窃听大阴谋状态:正片年代:1974

主演吉恩·哈克曼约翰·凯泽尔艾伦·加菲尔德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更新时间:2023-12-09 13:05:27

哈里·考尔(吉恩·哈克曼GeneHackman饰)在旧金山开了一家侦探公司,他最近的一单生意是去窃听一对男女的对话。他精心地在一个广场附近布下层层的窃听装置,来捕捉这对男女所说的每一句话。窃听进行得很顺利,声音很清晰,但他不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他带着录音文件去雇佣他的公司准备拿他的报酬,却被告知老板不在,便决定暂时不交出录音文件,并退回报酬。他只能小心翼翼地…

1974年,科波拉有两部作品问世,一是《教父2》,二是《对话》(又译作窃听大阴谋)。与《教父2》不同的是《对话》没有复杂的恩怨情仇,它的故事简单到可以用“一条录音带引发的血案”来概括,但当科波拉把这一个简单的故事给掰开揉碎以后,电影对当时美国社会辛辣的讽刺,人性的复杂探讨以及科波拉娴熟的镜头语言应用都是这个简单的故事散发着特别的魅力。哈里·科尔(吉恩·哈克曼)是美国的一位窃听大师,窃听行业中的领军人物。这次他受雇去窃听一对正在广场上行走的恋人,窃听很成功,但在他交材料的时候出了意外。他发现被窃听的目标正是雇用他的公司老总的手下员工。这一发现让他陷入了复杂的内心斗争以及利弊权衡之中。故事由此发展。在他进行内心斗争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便是哈里做的梦:弥漫的烟雾,压抑的环境,窃听的声音背景很好的表现了哈里内心的焦虑以及不安。他迷失了,看不清方向,不知道怎么做。但经过对自己一系列的拷问之后,他还是做出了摧毁录音带的决定,可惜最后事与愿违。正是“kill(杀掉)”这个字眼让他下定决心,这时人物表现出了更深一层的矛盾:他虽然做着窥探他人隐私的灰色工作,内心却又坚守着他自己的道德标准。他不想因为他提供的材料而给当事人带去除了失去隐私的额外伤害。这时他意识到只有他才能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他首先小心翼翼的询问了当事人接下来要面临情况。但他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他只好根据录音带提供的信息做出最后的努力。可他又能做什么呢?他是个窃听者,偷窥者并不是执法者,结果他目睹了杀人的部分过程。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哈里接近癫狂的表现以及镜头不同角度的切换看出,哈里的内心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他想去找老总理论,结果发现被杀害的是老总。这时他才意识到他被利用了。但面对这既成事实他也只能通过吹萨克斯来排解。1972年,美国“水门事件”曝光,并在美国社会持续发酵。在这一背景下《对话》这一看似不真实的故事却具有了很强的批判性与讽刺意味。影片虽不是直接表现“水门事件”但是从莫伦的言语中的旁敲侧击,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觉察到故事的针对性。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影片中所谓的“监督及安全技术交流会”实质就是窃听设备的展销会,以及窃听者的交流大会。可见当时偷窥他人隐私的行为的猖狂,更有着像莫伦这样见钱眼开的偷窥者。似乎整个美国社会都遭受“信任危机”当时的美国完全就是个“窃听时代”。但是,所有的窃听者都像莫伦一样见钱眼开毫无道德底线吗?恰恰相反,哈里在看监控的时候,画面中闪过了一句不易被觉察的台词,是窃听设备的演示者的一句台词“这不是在助长犯罪而是在伸张正义。”这样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与当时政府大规模窃听行为密不可分,但正是司法部的委托让哈里的手上沾满鲜血。在这一大背景下,带来便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崩溃。影片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细节。首先是哈里邻居祝他生日快乐并捎来生日礼物后哈里的追问。再到,他面对情人的提问表现出来的烦躁与不安。他无法信任他们。他害怕被抓到把柄。再到展销会上的showgirl,哈里完全信任她。可是她却背叛了哈里,将录音带送到了哈里雇主的手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被科波拉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加发人深思。影片的开场与结局可以说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哈里把房子“拆”了也没能找到安置在房内的窃听器。这时,先是回到了广场恋人拥吻的镜头,接着,哈里吹着萨克斯,一个扫视的长镜头展现出房子的满目疮痍。这期间,哈里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回看开场,一个接近三分钟的航空俯拍长镜头,广场上艺人演唱的声音与若隐若现的窃听标志的电流声交织,不断变化的镜头主体让我们困惑与谁是目标的同时,也在试图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目标。再结合两人拥吻的镜头,一个合理的推测便是:哈里妥协了。因为人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人人都有可能是偷窥者。这便是科波拉试图描绘的“窃听时代”。虽然《对话》没有《教父》系列及《现代启示录》那样为人所知,但不可否认《对话》也是科波拉一部成功的代表作。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