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笔记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16:25:35人气:0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视频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状态年代:2009

主演MichaelJ.Sandel更新时间:2015-02-11 23:01:00

本课程共12部分,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来听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课,以拓展他们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是与非。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应用课程去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赞助性措施、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度与人权…

1.愈发觉得中西方的思想根本不在统一话语体系内,西方思想逻辑起点言必称基督教。近代的中国却莫名需要被动接受甚至学习西方思想,而且还成了先人一步的必备技能。其实,本质上西方的宗教思想只是把探讨问题的基础固定下来,所谓话语体系统一,避免了我们在研讨时候的自说自话,也并不一定就多先进。2.在世界大同的趋势下,主导话语权的西方社会必然希望全球一体化,思想必然是一个有力的武器。3.西方提问式的教育是基于学生努力阅读大量文本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两点,问题是抛出来了,但永远不知道现在研究到什么地步了。追问式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做学问的乐趣,但也带来了无尽的学习压力。4.第四集:洛克的思想和完全的自由主义者不同。首先,权利不可分割,自己本身没有完全拥有自己,不可以自由处置生命、自由、财产,政府就更加不可以;其次,建立了合法政府之后,人民付出了自己的“同意”,杜绝的是对财产和自由的任意剥夺,反对的是专制政府,如果有多数人建立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律体系,有公正的程序,那就不算是权力的剥夺。5.第六集:康德认为人不能被看作工具,而应该被视为目的对待;康德的自由是指出于自己意志本身采取的行为,不包括由于饥饿等欲望强迫采取的行动,为偏好和欲望而行动就只能是工具;这种自主就是人类尊严的最好诠释;这种情况下,为自己目的利用他人的行为都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功利主义的弊端体现出来。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行为的目的,只有责任动机能够讲道德价值观付诸于行为,出于偏好冲动、欲望的都不行。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问题,道德究竟有多少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最后能不能统一起来?康德说有一种理性是人类统一的,都有一种理性思考能力,并没有特异之处。这种理性与价值观、特殊利益、所受教育都没关系,即纯粹实践理性。自由是行为出于绝对命令而非假言命令。6.第七集:出于义务的行为和自主决定本质是一样的,某人遵守法律的前提是某人接受这一法律,是出于自愿的行为。那么,如何保证是非观的统一,答案是纯粹的理性,它是一项通用的法则,都是理性在做选择,最后都会遵守一项统一的道德律。道德是独立于经验世界之外的,科学无法解释道德真理。一旦一个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想到了结果,那么就不符合定言命令了,康德的道德不是基于结果的。在康德看来,谎言和误导性的事实有诸多区别,体现在杀手敲门问你朋友在不在你家时候的表现,可以说含糊的事实,但是自己并没有说谎,当然此时并不能考虑结果,就只是出于本意。康德、罗尔斯对功利主义都持批判态度,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有一些自由是全社会反对都不能够侵犯的,公正原则的解读源于假定契约,而非真实契约,这一点与康德是统一的。即便是我们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我们还是可以选出一些共同的原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远离现实的自我,在无知的面纱之后,只有这样我们达成的原则才是公正的,这就是假定契约的工作原理。签订协议并不能证明其公平性,并不因为协议而产生道德约束(义务),因为协议并不一定公平;同时,要是有相互受益,即便没有协议,也有义务。实际契约中,以契约为基础的义务和以受益为基础的义务是不一样的,实际契约通过两种理念实现道德约束的:自律论和互惠主义。但是由于双方的信息、知识等等不对等,很难真的通过自律论和互惠主义实现公平,这个时候假定契约就能发挥作用了,规避这种情况,因为在假定契约中,实现抽象的对等和公平。7.第八集:Rawls(罗尔斯)认为,在无知面纱后,只有利于贫穷人民的不平等才能称为公平。比如明星赚很多钱的例子,如果这种情况是归属于一个体系的,这个系统需要提供一些激励把有些人引导到这个岗位上(例如明星),只要这个系统是为了帮助底层人民就是公平的,比如可以一定比例征税。真正的平等是很难实现的,这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机制。对于libertarian(自由主义)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完全依靠自己的竞争,Rawls认为这是比封建主义进步的,但是会导致家境好或者教育机会多的人赢在起跑线上。对于meritocratic(经营制度体系)学者而言,要求机会平等,Rawls认为即使在同一起跑线上,获胜的还是有天赋的人。Rawls主张的是以差异原则为基础,平等主义色彩更浓的分配制度。对这种观点的批评与回应:征收税率高的时候如何激励(可以找平衡点);个人努力如何体现(第一,比如奋斗精神的成因,很多情况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都是家庭、社会、教育文化因素造成的,所以努力很大程度上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第二,很多情况下误把贡献当做了努力,而实际上其反应的仍然是天赋等内容。);把天赋和才能看作社会共有财产是否违反自我所有权理论(对天赋带来的财产根本就没有自我所有权)。8.第九集:一般的自由理论思想家是把公正与道德分开看待的,但是亚里士多德是将而这结合在一起的。公正是给予一个人其应得的东西,其判断标准是各人得到的东西不同,平等的两个人应获得相等的物品。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功利主义者,比如他主张笛子应该给笛子吹得最好的人,不是因为这样能够使更多人听到好音乐(相反这只是一个附作用),而是因为笛子设计生产的初衷就是产生好的音乐,称为道德目的论推理。9.第十集:亚里士多德关注点不在于机会、财富、收入的分配,而在于职位和荣誉,他认为政治学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好的生活,培养个人美德。涉足政坛才能实现更好的生活,首先,涉足政坛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的本性,锻炼准确的语言理解能力,明辨是非;其次,获得社会美德的方式就是反复灌输自己要养成某种习惯,投身于与公民探讨美德本质的活动中,这是仅仅在政治生活中才能获得的。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一个质疑就是其与自由如何共存,比如某人适合某个特定角色,按照亚氏观点就应该从事与其能力最为相符的工作,那么这个人是否有权自己选择喜欢的工作呢。还有一个就是在美好生活内涵上如何达成一致,标准不一样就很难实现所谓的美德。我的一个疑问在于如何发现这个人适合干什么,一个人刚出生无法判断出其潜力在什么方面,如果无法做到定点动向的培养,这时候培养过程是通过自我实现的,这实际上就是先行使了所谓自由权然后再向那个社会角色靠拢,但从开始就换另一种培养方式的话可能这个人更加优秀,更加能适应另外一个社会角色。(或者说,一开始给了某人选择的机会,即自己选择努力来称为某种人,但是要在学成之后从事相关工作,因为你擅长这个,不过怎么界定擅长终究是个争议)。10.第十一集:除了自然责任和强制责任,我们是否存在第三种团结或人人参与的责任?对这种社群主义的一种反对就是我们处于不同团体中,如果相互间的义务发生冲突怎么办,我们应该以哪个社群的利益优先呢?而且公正的定义是不是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征来制定的,这种规范与群体大小有没有关系,一个时期内的公正是否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11.第十二集:在讨论社会中人民享有的公正和拥有的权利时,想要保持中立,认为只和同意、选择、自主权有关,是难以实现和不负责任的,因为这种所谓的自由选择只会把问题空洞化和泛化,推理出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在同性婚姻上,如果保持中立,认为自己随便选择,那么就可以推论出自己和自己结婚,赌场和商店结婚!!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