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同盟—“对我而言,她就是全部德国人”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9:46:51人气:0
隐形同盟

视频隐形同盟状态:H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7

主演露比·欧·菲爱丽丝·德维尔马克斯·毛夫更新时间:2022-09-28 18:59:23

1943年2月,德国纳粹政府宣布首都柏林已经“清除了犹太人”。此时此刻,有7000名犹太人成功转入地下生活。最终有近1700名犹太人在战时柏林的恐怖氛围中活了下来。《隐形同盟》讲述了四位至今仍健在的历史见证者的这段经历。他们的真实人生故事给了本片创作灵感,影片结合了戏剧形式的影像再现和对这些幸存者的精彩采访。

二战采访者记录第一次听到“水晶之夜”就像是读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1938年的11月发生了什么?之后的一切又是以怎样的速度冲向了不可阻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当我们以世纪后来者的身份去采访历史残存者时,又是以一种如何惊讶的目光来看待往昔时光。1914年德国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中被迫仓促宣战,开始第一次东西线作战意图让撒克逊人“统一”欧洲。1919年沙俄时代结束苏维埃政权崛起,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战败告终。德国取得东线战场的胜利,而西线在漫长的现代战中,冲力消耗殆尽,战线溃败。20世纪初垂垂老矣的奥匈帝国,分裂成了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个德意志同盟军里的巨大后腿在对战塞尔维亚中一塌糊涂,以致于令整个欧洲大跌眼镜。一本《哈布斯王朝的覆灭》,你不得不感叹,比起由两个国家外交官的一场斗殴决定了两个国家的战争的调侃,不足以笑话奥匈帝国的烂泥之深。整个二战里的大多数史学笑料都被奥匈帝国当仁不让的包揽前三。在欧洲,每一个国家小得你感觉不过是中国的一个省。然而就像中国的每一个省都曾属于不同的国家一般,欧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曾风云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德皇梦想着骑着骏马跨入凯旋门。俾斯麦让普鲁士骤然升起的霸业之心,终究如烟花一般,冲顶而下。德皇失去了美梦,而德国也背负起巨大的战败国债务。该如何评价阿道夫-希特勒?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在《失去的胜利》中说:如果他没有在犹太人的事情上那么执着,这一切就会完全不一样;在最初的时候,的确是他把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偿还了全部的债务。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这场被曼帅称为“希特勒外交诡计的有效和幸运”之战,拉起了二战的大幕,后来的四年,从德军席卷欧洲到朱可夫带领的苏联国复仇之民冲进柏林。它是近代史上最激烈的战争片,后来者沉溺其中,不断的翻出历史的细枝末节,以一种疯狂的执拗企图将这段历史牢牢抓住。因而,它直至今天依旧像活着的当下一般,同我们呼吸与共。如果没有开始又如何有这之后的一切?那一切又是如何开始,载满了一群疯狂的人,驾驶着一架失控的飞机,垂直撞向了欧洲大陆。圣巴托洛缪惨案与《权利的游戏》中血色婚礼套用了同一个故事模板,尽管前者是历史写实,后者乃是魔幻小说。一切历史的魔幻巨制,都会迎来一场决绝而又兽性大发的爆破点。有人说:人类未必会因为即将到来的寒冷世纪而死亡,但人可以因为种族偏见而灭绝。时间的庞大矩阵里,我们始终都是元素。开始我们常说人的权利是由法律授予的,总是喜欢遗忘掉,法律是由人制定的。“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龙卷风是如何一点一点的形成,帝国就是如何一点一点被蚕食,而人的权利也是如何一点一点被迫放弃的。剥除上街自由、穿衣自由、工作自由、乘车自由,就像是洋葱、竹笋一般在这一点一点的剥除后,身处德国的犹太人失去了一切自由。他们拎着临时整理好的行李箱,听话的走上挤满人的列车,安静的等待点名,隐藏起悲痛的情绪保留自己最后一丝尊严与家人告别……。在审判锤敲定前的最后一刻,他们深信当前的处境有着些许艰难、恶劣,但一切尚有一丝回转的余地。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第一次读尚在少儿时期?几十年过去之后,读了一本书:煮的不是青蛙,而是人。1938年11月9日之前,犹太人可以是德国人,这一天之后,犹太人噩梦的铺垫期已经结束,隐匿的大屠杀正式开场。火车将德国境内以及占领的土地中,所有犹太人分批次送往灌注毒气的澡堂。他们只不过在申诉“免于自由责任的责任”。我曾看一个短视频,一辆着火的车突然撞向了军区大门,亭子里值班的士兵,冲了出来跑去叫人。评论区里有人说:虽说救人是一件好事,但是合格的士兵是不应该离开自己值班的亭子。每一个人都需要做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就像当你不得不执行某项命令时,依旧可以按照自己的人性去尽力而为的保护一些无辜者,亦或者给无辜者一扇方便之门。二战后的审判席上的诸多纳粹党为自己辩白说“他们只是服从命令”。这句话初次听到后,我对另一句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总是感到非常的害怕。混乱时代纽伦堡审判中,很多人都会感叹,混乱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都很容易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举报父母,抛妻弃子,出卖同门。举报成风,满大街的盖世太保,正直的人遭受迫害,一开始这只是一场针对犹太人的屠杀计划,而到最后所有普通人都成为了被迫害的对象。每一场大的世纪惨案里,人都以为自己不过是“跟风”而已,也是被迫的,甚至最终会愤怒的喊出“我也是受害者”。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的胜天半子,赢了一片人情热潮。对于普通人而言,惊慌之下,亦或者本性之中出卖、落井下石、袖手旁观也是本性使然。我们能容易的理解恶的部分,就像我们常常把善的行为封锁神坛。法律是国家权力象征,制度是国家权力的证明,唯有道德是个体自身的表征。保护了弱者的军官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巨大声名不仅仅在于他卓越的军事才华,而且作为从始至终都未加入纳粹党,并从未背弃任何人的德国元帅。你很难,不折服。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位登记的女士甚至都没有看我长什么样子,不用说名字或者出示通行证就能获得列表。如果当时大家都能像我这样,也许日子会好过很多。”影片里提及汉莫凭借一份伪造的通行证,骑车穿过德国,越过边境到达瑞士的传奇不过三言两语。如果尚在1939年,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1942年之后,德国的战线开始受阻,帝国的命运也在细枝末节中悄显颓败的痕迹。影片中一再提及的“柏林已经没有犹太人了”,二战的一切似乎跟着曼帅的一生,1941年初曼帅远离总司令部。1941年的冬天大雪让德军东进的步伐就此止步,而希特勒想起了被推出权利中心的曼帅,1943年3月9日哈尔科夫战役的反攻,德军最后的荣光……。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解除曼施坦因元帅的职务,他的军旅生涯就此真正的谢幕。1944年6月过度夸赞的诺曼底登陆,1944年荒谬的市场花园计划,1945年5月9日凯特尔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网上视频里的军事大家在对二战里的名战解析时,很难不提及曼施坦因。他就像一个天才一样出现了。战后丘吉尔希望以曼施坦因对抗苏联的朱可夫。我当时不由的好笑:这是明白自家人蒙哥马利,根本不堪重用吧。立场和才华对立的时候,你就只能说作为对手,你获得了我的尊重,但作为敌人,我始终以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手段剿灭你作为第一目标。张仪之才与遭人恨的共同点也全在这一句话当中。但细想大国历史的辉煌篇章,往往激越人心的,都在这些非常人所能承受的部分。反抗,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审判所有不公?并不是,反抗只会为了拿回过去那些被迫放弃的权利。“据我所知,那个集中营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而其中两个人就站在我对面”。我一直不明白1937年,那座曾安置了临时总统府的城市竟然会弃械投降,而1944年的云南腾冲却选择“焦土抗战”。大半个世纪过后,文人的笔就像放大镜,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些事情,也错过了很多细节。比如文人来自何处,文化影响力的制高点又站在何处?但不可否认:南京大屠杀让我们开始认识到,投降等于死亡。没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不会有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真相如果得不到传播,那么谎言就会替代真相。集中营的大屠杀,德国人不信,隐匿起来的犹太人不敢相信,但这就是真相,它有无数人证,更有无尽的物证。“当我在美国大学里演讲德国所发生的一切,大家都不相信”。即便到了今天,影视剧、书籍的广泛传播之后,仍然有很多人对二战里发生的一切心存疑惑,甚至产生诸多谬论。二战后,很多犹太裔导演拍摄了史诗级巨制电影如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特勒的名单。当然,德国自身就有许多与二战相关的佳作。但这也说明了:一个民族能否获得尊重或者能够得到公正,取决于该民族的人能否优秀得拿回尊严。“是的,因为纳粹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观,认为犹太人应该为世上所有的邪恶负责”。这个小种族群体,生命力的顽强与他们人群的优秀简直并驾齐驱于所有肤色、种族当中。古话里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许多远离欧洲战场的中国人讨论起犹太人时会说:“他们太聪明了,对财富的贪婪永无止境”。这个印象,在许多的影视剧中也清晰可见。1945年之前,犹太人作为一个没有特定国家的群体,游荡于所有国家之间。人们的仇视和偏见简直像基因一样流传在人这个物种当中。每一个群体中都要极度可恨的人,但当一个人把可恨的点作为攻击,仰仗势力的压倒性为所欲为的时候,就是一切人性泯灭的开端。可是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这一点,就像游戏里明明占据优势,却还是喜欢慢慢折磨对方的游戏玩家,也是一种人间常态。“我们从来没想过炸弹会击中我们,炸弹不是来炸我们的,是炸德国人的。显然,我们希望他们被轰炸。你是会感到很矛盾。”人们应该记得孔融所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你产生:希望外援能够解决家庭矛盾的念头时,就注定只能获得一个悲伤的结局。所有的外援都必须支付高昂的代价,而在你兑现之前,一切看起来损失并未惨重过自己的现状。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川沉没在大西洋的海底。机械制造成品尚且难逃巨变,更何况肉体凡胎的人。众多灾难、史诗巨制,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并没有人能真正的从巨大变故中全身而退,所以每个人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大的巨变来临前,全力扭转直冲而下的机头,这样才不会全军覆没。善意“我想起那个拉比的话,如果你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整个世界。那个人就是海伦妮-雅各布斯,对我来说,她代表了,所有德国人。她曾经被问过: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她说,你知道我想拯救我的国家。我想,她是成功的。”2017年有一部纪录片二十二,当我看完的时候觉得那位中途撤资的外国企业家实在是太明智了。真不知道究竟是导演自身的才华对他的作品提出了限制,还是当前的境况对他的才华发挥提出了限制。总是我觉得:这部谎称为纪录片的导演,毋宁说是一个“人fan子”。把一家的小孩,放到了自己安排的家庭里,然后收钱走人。有些事有意义,需要有人身体力行的去做,但这并不代表只要做了,这件事就有意义。如果意义仅存在于你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那对做了真正有意义的人而言,赞赏与尊重还能存在什么意义?一个国家的不幸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坎坷往往紧密相连。但我们回望历史只有惨痛结果,就像人只会抱怨自己的悲惨结局换取同情。那就变成市井街道上每天坐在石头上的逢人哭诉的怨妇。而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需要留给后人的,他们也无需负重这些前人的不幸。就像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不幸强行施加到儿女的人生中。德国对二战里发生的一切反思程度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当然这并不代表德国就是一个“善茬”。也许是德国哲学家为这个国家继承了希腊文化的核心要点:思辨。所以他们拍出来的一切,都更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成品,而这一点恰巧是被许多导演所搁浅。二战中发生的一切惨绝人寰的事情,始终只代表了一部分德国人。弗朗西斯科·博伊克斯站在战后对德国纳粹党人审判中一切据实以告,而那些帮助过他的德国纳粹他也如实告诉法官,尽管引来了许多犹太同胞的不满和敌对。但人性最美好的部分在他身上从未散去,也使得他成为传奇,同时许多人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向阳生长。人的善良我曾读过一本书:二战的时候一位农民救了一个犹太人。当别人问他,你知道他是犹太人吗?他回答说:我不知道他是犹太人还是德国人,我只知道他是一个人。——余华采访。当导演把采访者的话在善良这里填上句号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影片虽然平常,但很可贵。影片中,最后进入柏林的有苏联人,有欧洲反战同盟军。当你看过足够多的二战影片就明白了,柏林作为战败国,普通人所遭受到惨重报复基本上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偿还干净。接受采访的四个人,有战争结束后被迫开始逃离故土的,也有遇到好心士兵的。四个不同的人生故事拼凑成了一部缩写版的二战。在经历过这段极其不幸的岁月之后,他们保留了对世界最大的善意和感恩。我亦不得不感叹,人生命运中那些善行的高光时刻,拯救了无数个家庭。就如电影所说的,这些人改变了德国的未来,这些善良的人让德国从集中营、大屠杀等字眼当中抽离出来。无论我们如何靠近当年的事迹,却从未因这段历史而对他们形成残暴的印象。毕竟当德国被提起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说他们很细致,非常的谨慎,非常的专注,对自己或者他人都非常的苛刻……。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一切尘埃落定的审判席上,并没有发生第二次极端化的倾覆,而这种胜利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做到的。本文版权归作者别梦瑶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