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赞论罗西里尼新现实主义电影特征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2:05:33人气:0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视频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状态:超清年代:1945

主演阿尔多·法布里齐安娜·马尼亚尼马塞洛·巴格利埃罗维托·安尼基亚里科更新时间:2022-09-28 19:13:10

1944年,罗马,被纳粹侵占下伤痕累累的大街。德军肆无忌惮的搜捕着保卫家园的游击队,意大利地下反抗组织领袖、工程师乔治·曼菲蒂(马塞罗·巴格利埃罗MarcelloPagliero饰)遭到德军追缉。危急中,曼菲蒂逃往朋友弗朗西斯科家中暂避,在弗朗西斯科的未婚妻碧娜(安娜·玛妮雅妮AnnaMagnani饰)的帮助下,曼菲蒂见到了唐·彼得罗神父(阿尔多·伯立兹AldoFabrizi饰),并请神父…

巴赞借用阿姆代·埃弗尔对“新现实主义”的定义来阐述他对罗西里尼的评价,“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含义首先就在于不仅与传统戏剧体系相对立,而且通过肯定一定的现实整体性而既与文学又与电影中的现实主义的各种习见特点相对立”,在电影领域发生的新现实主义首先与文学、戏剧性区分开来,它组织电影结构的方式不再与传统、经典的文学艺术结构相同。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电影的场面调度与对人物形象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是场面调度,巴赞认为,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主要的区分,就在于导演对场面调度的自觉意识,现实主义作者的现实性体现在他处理的是现实的题材,而新现实主义作者则体现在他对现实的整体性的把握,表现在电影的画面上来说,就是具有新现实主义特性的电影会将现实场面的整体性呈现出来,“新现实主义影片允许我们的意识活动从一个事实转到另一个事实,由一个现实片段转入下一个片段”,在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情节以事件的形式出现,并且场景具有整体性。罗西里尼的电影中没有文学的因素,也没有“美”的因素,他只是将事件以场景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场景的意义不是事先给出的,而是事后由观众自身悟出来的。就像是生活当中经历事件那样,我们进入一个事件的整体,所有的事情发生但是意义(暂时)暧昧不明,事件结束,我们才通过反思,重新结构出事件的(有限的)意义来。其次是对人物形象、动作的处理方式,巴赞认为“新现实主义的本意就是拒绝从政治的、道德的、心理的、逻辑的、社会的或您所想到的任何其他方面解析人物及其动作”,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反-赋形”(de-figuration)的处理方式,新现实主义电影不愿意将人物处理为可以以几个形容词便定义了的人物,罗西里尼不愿意将自己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分割开,人物的出现必定是融合在环境中的。巴赞认为,罗西里尼对人物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展现人物的运动:“举止姿态、动作变化和形体运动就是人的真实存在的本性”,他不以事件的发生指向人物的性格(正如经典文学艺术当中惯常做的那样),而是认为人物的姿势、运动本身就是人物的真实本性,在他的电影当中,人物做出动作不是为了表现某个意义,但是他们做出这些动作却暗含了某种意义,这些动作被融合放入整体的场景之中,不以意义为先导,而是如世界、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样,我们游荡于多重意义与意义晦暗不明的胶体之中,用巴赞的话来讲就是:“罗西里尼的世界是纯动作的世界,这些动作本身并无重大意义可言,但是它们为突然揭示自己的含义做了准备,竟然出乎上帝预料。”安德烈·巴赞,《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选自《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9,338.安德烈·巴赞,《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选自《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9,340.安德烈·巴赞,《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选自《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9,338.安德烈·巴赞,《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选自《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9,342.安德烈·巴赞,《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选自《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9,342.本文版权归作者enomadic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