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花木兰》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5 17:12:08人气:0
花木兰

视频花木兰状态:BD高清年代:1998

主演温明娜艾迪·墨菲黄荣亮哈维·费斯特恩更新时间:2020-08-06 19:41:05

花木兰是家中的长女,性格爽朗率真,父母极力想帮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可是多次努力未果。此时却收到了北方匈奴侵略的消息,朝廷召集各家各户的壮丁。木兰父亲也在名单之内,木兰不忍年迈残疾的父亲征战沙场,决定割掉长发,偷走父亲的盔甲,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花家的祖先为了保护木兰,便派出了心地善良的木须从旁帮忙。从军的过程中,木兰凭着坚强意志,通过了一关又一关的艰苦训练…

《花木兰》大概是迪斯尼第一次尝试全方位接触中国文化的创作,因此下了很大的力气研究中国,这比起后面那些电影只取皮毛的做法要值得钦佩得多。《花木兰》是一部给我许多感动的电影,其中第一个出场人物——在长城上巡逻的小兵就很让我感动。他在遭到匈奴突袭后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拼命爬上烽火台,赶在匈奴单于之前点燃了烽火台,将警讯传出。面对单于,他没有求饶,而是挺起胸脯,给单于一次最后的心理打击。之所以为他感动,是因为我在新疆巴里坤城外见过另一种烽火台。雍正年间,正是新疆叛乱多发的时代,当时巴里坤城内驻守了许多军队,而城外十里、二十里处就都有烽火台。守台士兵不过几人,如果敌军突然来袭,他们即便能及时点燃烽火,也不可能逃走了。他们的命运,不是投降,就是战死。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士兵都会选择英勇赴死,就像《花木兰》中的这个小兵一样。现在,巴里坤城外的烽火台遗址依然矗立在那里,每次从那经过,我都会浮想联翩,为当年在这里牺牲的士兵感动。《花木兰》给我的第二次感动,就是花爸爸(好像叫花狐……)接受军帖的时候。就如诗中所说,“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花狐老先生不是平民,大概是曾经立过战功,受过公伤,现在离休在家的老将军。所以,虽然他的腿有残疾,但他仍毅然扔掉拐杖,一瘸一拐地接受了征召,准备像一个男子汉一样为国家出力。第三次感动在木兰换装的时候,配合动人心魄的鼓点,木兰削去了自己的秀发,顶盔贯甲,从宝剑中照出了她俊朗的面庞,骑上战马,呼啸而出。一个女子在那样的危急时刻,那样的凄凉雨夜,能有那样的果敢与豪情,我又怎能不感动呢?第四次感动是木兰在军营中,通过一夜的努力,用巧妙的办法咬牙爬着旗杆。因为她是女儿身,所以训练中总是跟不上队伍,差点被校尉李翔“劝退”。但她硬是不服输,用巧法子一点一点地攀登着旗杆,终于,在朝阳的映照下,在曾经互相厌恶的战友鼓励下,她爬到顶端,摘下了李翔为所有士兵设置的第一道困难——他射上去的箭。她用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他们这些新兵。第五次感动,也是最后一次,就是在木兰消灭了单于,皇帝向她鞠躬时,全城百姓都纷纷下拜的场景。在古代社会,一个平民女子能受到这样的礼遇,是不可能的。歧视妇女的观念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就连奥运会上的许多女子项目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加入的。另外,动画中的木兰此时所遭受的苦难其实远比诗歌中的木兰要少。诗歌中的木兰是“壮士十年归”,即便不是十年,也是好几年。我坚信木兰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更为那位1000多年前的伟大女性而感动。说完了感动,再说说感慨。一部美国人制作的中国故事的影片,竟然能让我感动五次,而且是在之后每次重看都会继续感动,这不得不说是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成功演绎。也许外国人和我的经历、思想、性格不同,体会不到这么多感动。但也没准,说不定有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内容在他们看来更加感人。只可惜,现在运用中国文化的这些好莱坞导演和编剧们没有这么乐于钻研的了,他们多数只是用到了中国的皮毛,如武术、五行、戏曲、龙图腾等等。真正能再让我感动的好莱坞中国片,从《花木兰》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