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群英会》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05 01:14:16人气:0
谍海群英会

视频谍海群英会状态:超清年代:1966

主演乔治·席格亚历克·吉尼斯马克斯·冯·叙多夫森塔·伯格更新时间:2022-09-28 16:55:05

《谍海群英会》是一部电影,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胆英雄英国间谍奎勒只身和德国纳粹残余斗争的勇闯虎穴、智斗群魔式的故事,主人公具有007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惊险、悬疑、趣味十足,是间谍片里的经典之作。曾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服装等多项提名。

这是1966年上映的老电影了。英国军情五处调查德国的一个新纳粹组织,为此接连死去了两个优秀情报员。不得已调来了资深特工奎勒继续调查此事。这位奎勒的主要工作是泡妞,副业才是调查。他到了柏林之后,以记者之名,结识了美丽的教师明斯小姐,明斯小姐在床上为他引荐了了解内幕的几个知情人士。奎勒以此为线索,孤单入虎穴,险象环生,跌宕起伏,最后自然是完成了任务,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柏林。在国内看到这部影片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似乎是以“内参片”的名义面世的。当初看这部影片时,只觉得惊险刺激,情节曲折,很过瘾。加上又听说影片曾经在英国得了不少奖,更是觉得这片子确实拍的有水平。前两天抱着重温经典的想法再看这部影片,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番感受。节奏缓慢,剧情拖沓,表演夸张,情节单薄。上译的翻译也不行,明明很平淡的台词,却故意玩深沉,让观众去思索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违反逻辑也在所不惜。我边看边想,难道我当初看这部电影时候,水平就那么低下?思想就那么浅薄?后来仔细想了想,其实并不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而是欣赏心理发生了变化。以好莱坞的市场化运作,票房是第一位的,自然密切注意观众的心理变化,1966年的影片当然要适应那时观众的欣赏趣味,过了半个世纪的今天,观众看惯了看腻了老一套的表演,加上时尚于全球的快餐文化,人们更希望在2个小时里接受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加惊艳不已变化多端的情节。所以才有了今天电影的变化、进步和创新。但这并不是说经典就过时了,《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阿甘正传》等等,仍然是很难逾越的高峰,百看不厌。影片向观众展现的主题有两个,一是谍战,二是警惕新纳粹。说到谍战,军情五处当时的007还在摸索阶段,到了奎勒这里,就更加不堪了。没有詹姆斯邦德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兵器,甚至连手枪也没带,明显是挨宰的节奏。这场谍战的全过程,几乎就是盯梢和反盯梢。互相都迫切想知道对方的总部在哪里。于是,先是悄悄的盯梢,后是明目张胆的盯梢,双方斗智斗勇。奎勒生还是死,逃掉或是送命,都在一念之间,最后的胜利总是在正义一方。当然,盯梢和反盯梢是间谍的基本功之一,但总不是全部吧?奎勒的机智表现在他对人们的怀疑和不信任。当奎勒再次见到明斯小姐时,明斯对他说:“我脱身后,你叫我打的电话,我打了,可是根本没这个号码。”这时,奎勒略带嘲讽的目光看着她,这是影片中稍微可圈可点的一个场景。最后奎勒侦查的结果,新纳粹的总部在一座废弃的房子里,尽管经过了简单装修,仍然显得很寒酸;而英国驻柏林的情报总部却安排在奔驰汽车的总部中。相比之下,还是体制内的人生活更好一些。再看新纳粹。二战之后,第三帝国覆亡。组成的新政府成员据说都是当初的抵抗运动成员,自然对纳粹的死灰复燃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可是,借用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每个德国人都是有罪的。”在社会上,德国人普遍的情绪是不服气,这种情绪形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股暗流,虽然这种情绪表现的比日本人要隐蔽的多。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新纳粹组织已经渗透到德国的各种行业中,在学校中,教育孩子们的老师、校长就是新纳粹。“他们没有褐色的衬衫,没有挥舞旗帜”,外表和普通人一样。然而他们却在继承着纳粹的信仰,企图完成纳粹未竟的事业。那些第三帝国的头目们在上绞架前曾不约而同道出他们的遗言:“德国终将复兴!”影片中,奎勒和明斯小姐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即“德国的强盛和称霸”。他说:“他们打算渗透到民族精神的深处,打算慢慢来。”这就是他们坚持的理念。影片最后,奎勒对明斯小姐说:“他们全部落网了。……但可能不是全部。”这句话,奎勒指的是当下,是现在;而编导想要告诉观众的,是未来。整个影片没有很多的特色。演员不是大牌,但是表演的还可以。奎勒的玩世不恭,明斯小姐的清纯和装傻。新纳粹头目对奎勒的审问技巧,都是很不错的。影片中还有两个英国政客,从情节上看是可有可无的人物,可编导并非是把他俩硬塞进影片的,虽然观众看不大明白,却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台词中也竭尽讥讽之能事,耐人寻味。本人评分:6.0。本文版权归作者老头也玩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