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题材,浪费故事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20:51:17人气:0
川岛芳子

视频川岛芳子状态:国语/粤语年代:1990

主演梅艳芳刘德华谢贤尔冬升更新时间:2020-08-06 20:01:08

川岛芳子本是清朝肃亲王的第十四格格,她自小便被肃亲王送到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手中,以期培养成一个复兴清室的火种。她自幼接受间谍训练,后被义父浪速夺去贞操,后嫁给蒙古王子,欲鼓动满蒙独立。这一场政治婚姻失败后,芳子与浪速决裂,她回到上海。凭借美色与手段,芳子攀附上日将宇野骏吉。她为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立此大功后,再加上宇野的扶助,芳子被捧上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成…

读中学的时候,我就看过李碧华的原著,写的非常好。那种如泣如诉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的女人形象,跃然纸上。很早我就想重新改编它,因为它具备非常好的戏剧基础和感受,从视角到人物,都具有良好的基础。最近几年,由于此类题材不讨好,兼有美化汉奸嫌疑,所以一直未动笔。加上原著的写法和情感与当下电影投资有些许矛盾,融资可能困难,不过,对于90版的电影,我一直想看一下。终于看到了高清版,太遗憾了!或许是因为缺了钱吧,方令正导演删掉了很多戏,即便如此,该电影仍然有很大的问题。倒不是演员、摄影方面,而是剧本方面,太次了。一、剧本未抓住主要矛盾冲突原著的矛盾冲突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女人的乱世图存与政治欲望。她始终夹在“政治家”与“女人”的双重身份中不能自拔,这种相互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人物巨大悲剧命运的根源。她不想当日本人,必须当。她不想当政客,必须当。她不想当女人,必须当。她不想结婚,必须结。她想爱国,不让爱她想爱人,不让爱。她想恢复满洲,不让干。谁都喜欢她。谁又都背弃了她。包括旧爱和新欢。爱她的人,不敢爱。恨她的人,不相识。玩她的人,不承认。她是司令,也是格格。她是间谍,也是妓女。她想恢复中华。最后却成了汉奸。作为改编电影,应该死死抓住原著的精髓进行描绘,然而,该片的剧情如流水账一般,细节孱弱,叙事无力,节奏平淡,毫无张力。二、该拍的不拍,不该拍的大量描绘。作为电影导演,应该熟悉镜头叙事,要熟练运用场景和戏来表现张力。然而,由于剧本不行,导演的镜头大量流于过场戏,很多戏都是无用的。任举几例。①开场戏导演沿用了原著的开场,从川岛芳子被捕开始。原著本意是从历史节点开始倒叙,以女人和政治的关系来铺垫电影格局。这种写法在文学故事中,屡见不鲜。然而在电影中,却并不合适。不仅因为此类手法太多,更重要的是,“女人与政治”、“汉奸与历史”这样的节点,在事实上和“川岛芳子”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仅仅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拼图,如此,人物一下子就弱了。什么是“川岛芳子的历史节点”,而不是“历史节点中的川岛芳子”!这是两种叙事,前者则着眼于人物本身,后者,则变成了大历史的概念叙述。自然,人物的命运也就达不到诠释目的了。那为什么原著中如此开场,却显得颇有力量呢?这就涉及到文学和电影的区别了,在原著中,李碧华对开场中的环境、人物状态以及气氛有相当程度的描述,这些文字描述是无法用电影表现的。例如,“自这缝里,突然冒出一股奇怪的味道……这不是人气,毫无前景的味道”,这种自由的文字将芳子的“末日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一个快完蛋的病女人”的模样,也就跃然纸上了。那么,“川岛芳子的历史节点“不就出来了吗?李碧华非常谙熟文学,她充分发挥了文字的长处来达到应有人物中心。而这些长处是电影根本无法表现的,电影不能直接按图索骥,得重新转码。②、芳子远嫁蒙古、离开山家亨、与宇野骏吉、云开的戏。这些戏都非常非常重要,涉及到芳子重要的历史转折,也就是她内心中意识和情感的巨大变化和冲突。所谓政治和女人的关系,就是在这些冲突中一一展现出来,应该花大手笔来表现。比如芳子去蒙古,吃了什么苦?又是怎样绝望的?她离开山家亨,究竟是怎样的失望、痛恨和不屑?又是怎样地怜爱?诱惑宇野骏吉,是怎样地肉欲和妩媚?伺候这个男人,到了怎样极乐的地步?这种极乐背后,又是怀着怎样的目的呢?但结局又是怎样的?这些戏,才是“女人”和“政治”之间的巨大冲突,也是本片最值得一看的大戏。它充分展现出一个女人的坚忍、果敢和顽强,以及最终的悲剧命运。很遗憾,该片不仅完全没有集中描绘,反而花了大篇幅去拍一些无意义的外景,比如一辆车开过来,上面下来两个人……等等这种毫无价值的过场戏。又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云开和她的相识,却根本没有拍出两个人微妙而不同的情感内心。③、满洲国的戏,太多了,无用。满洲国和“川岛芳子”有关系吗?只能说,在现实中二者是有关系的,但在原著中,二者关系不大。在戏剧冲突中,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芳子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进程罢了。作为满洲国的建立,芳子在很小的地方稍微推了一把,促成了这件事的一个小细节。但也就仅此了,在芳子内心中,满洲国、安国军都是她的陪衬,她真正的目标是复兴大清帝国。所以,这些小小的“成果”对她本人,对李碧华的原著来说,都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拍。原著中的篇幅和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对满洲国的描绘仅有一小段。而对安国军的描绘,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超过两页纸,这对于一百多页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纵然,“司令”的头衔对于芳子的后半生有影响,但并不是她命运的主要矛盾所在,也不是该片应有的戏剧内核要素。④、人物戏太浅薄了浅薄得倒不是表演,这里面都是老戏骨,演得都很到位。但是剧本的薄弱让这些人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能在极少数浓缩的戏份中极力展现,空间很小。比如,芳子诱惑宇野骏吉的戏。原著中芳子非常情愿、甚至主动诱惑,一个女人的心机和冷酷就出来了。因为她必须搞定这个男人,才能进入军事计划内,否则,就无法达到目标。所以,电影中对于这段戏,应该着力描述芳子的疯狂、坚定和妖艳,也应该着力描述宇野骏吉的阴险、狡诈和色欲,这样,“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以及“交易”就被描述的淋漓尽致。又比如,云开与芳子的相遇。原著中,云开是个不更事的少年,而芳子则是个初来乍到的“伪阔小姐”,这二重身份应该能达到“两小无猜”的地步,才能让这段感情的纯洁性和美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原著做到了,但电影呢?梅艳芳在这一段的表演,我觉得是个成熟的少妇,而不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的人。而刘德华在这一段的表演,则像一个老江湖,而不是一个美少年。在这里,她必须表现出“落寞”和“无助”,才能让后面的“风起云涌”有巨大的冲突,达到“一个女人的逆袭”效果,这样,“奋起”的川岛芳子形象,才能出的来。电影完全没有这样的戏剧考虑。又比如,云开再次遇芳子。原著中根本没有提到芳子向云开敞开心扉,甚至把继父强奸她的事情都说出来,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任何时代的人,都不可能对一个陌生人、哪怕是再亲的人,去主动提及伤心往事。这也完全不符合芳子的心机,也不符合她和云开的关系。她和云开是什么关系?是“两小无猜”的重逢,是单纯至极的亲密,是抛去污秽的美好,是她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儿。在云开这里,她应该完全脱去之前的一切,彻底享受美好,而不是一见面就当云开是个垃圾筒,这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异常混乱。原著当然没有这样写,但电影却毫无源头地这样表现了。类似浅薄甚至混乱的人物及人物关系,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比如宇野骏吉,本来应该是一个阴险而色眯眯的军人,但电影中却表现为一个香港老板的形象,奸猾有余,心机不足。于是,他和芳子就变成了“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样的扯淡关系。而山家亨呢,却表现出一个受气包的形象,从头到尾都是无用之辈,芳子会爱上这种人吗?原著中根本没有这样写。至于川岛浪速,虽然电影表现出这种落寞文人拼命爬向政治的傻逼劲,但电影并没有把他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他对芳子的看法和感受,以及他拼命控制芳子以达到目的的“努力”,都完全没有了。电影的川岛浪速,只是一个偏执而空洞的人。我的感觉大致如此,对于这么好的一个小说,这么好的演员,竟然拍成这样,令人遗憾。相比贝尔托鲁奇的《末代皇帝》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水准的。我发现,香港导演不能拍这种大题材的作品,他们很容易把这种类型搞成“地摊小说”,而不是真正电影作品。这部小说,还得重拍。本文版权归作者小贝的花儿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