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未来之前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0:11:43人气:0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视频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状态:正片年代:2008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维拉·法米加卡拉·霍根祖萨·霍尔更新时间:2023-12-28 14:50:06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整个欧洲陷入风雨飘摇的战争苦海之中。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的8岁男孩布鲁诺,在这一年的夏天,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布鲁诺的全家从柏林迁往了波兰的纳粹集中营。集中营关押了大量的犹太人和其他各色人种,也是各种惨无人道的屠杀和人体实验的罪恶发生之地,但天真可爱的布鲁诺并不懂得这些,他仅仅只是觉得这里比起柏林,显得更加的冷清,也更加的…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Betjeman的一句话:Childhoodismeasuredoutbysoundsandsmellsandsights,beforethedarkhourofreasongrows.我把它蹩脚地翻成了: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这句话有几个地方没有翻准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换句话说,darkhourof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所以布鲁诺的姐姐(叫啥来着…Gretel?)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会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而我们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则永远留在了他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对墙那一边的“农场”慌乱的第一印象里,永远分不清楚真实与谎言,永远笃信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永远梦想着探险,永远保持着对纯真友谊的盼望。这种结局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批判与控诉,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丽结束。说回到电影本身。在片头就赫然打出了BBCFILMS的字样,看完之后发现果然是BBC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先不提所有演员出奇一致的满口英音(甚至包括应该是波兰人的希姆尔--),配乐显得很低调又不失大气,整部影片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这种近乎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剧中最常见)。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倒与书的风格如出一辙。电影相对于小说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于儿童的视角。原著中作者的叙事是站在布鲁诺的角度,将许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贴到一起,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涵义。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应该算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误读(书中的布鲁诺将其理解为“一起出去/Outwith”,与奥斯维辛谐音),而父母和家人争执的片段,以及与姐姐闹的小情绪,也都是从布鲁诺的角度去写,让叙述充满了童趣。电影为了讲故事的需要,将时间线完全拉平,祖母与父亲发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开头,台词也没有书中那么激烈。而布鲁诺童真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爱探险和对“犹太人是坏人”这一理论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上。这种缺失诚然是一种很大的遗憾,但幸而不至于是致命的。总体上来讲,电影对原著的传递十分忠诚。最后布鲁诺死去的场景处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点,把投放毒粉的场景都直接加了进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书中那一种委婉。而自我感觉书中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本来才该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如果说原著是在从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为人们呈现战争的荒谬与残忍,电影则侧重将这种童真通过镜头放大化,以弥补为了适应拍摄需要而删除的大量心理描写,布鲁诺张开双臂学战机飞行的桥段很有杀伤力。两个孩子面对面的谈话,时而海阔天空,时而静默无语,尤其是倒数第二天下棋的顽皮一幕,也处理得非常精妙。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简而言之,看过电影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是个会让人痛心的故事。而看过书会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一个是战争中的童真,另一个是童真眼里的战争。最后想说点关于书的废话。我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龙婧翻译的第一版。这一版的翻译被骂得惨绝人寰,貌似是把整本书给毁了。但是看过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一版的翻译虽然不算足以传世,但也还是过得去看得懂的吧。比如“备用胎”这个桥段的翻译,虽然书中译得比较生涩,但是仔细读读,还是读的懂的。我一直想找这本书的原著来看看,可惜学校图书馆里没有,逛书店的时候也一直没有看到过。所以暂且还是让这个疑惑继续吧…字幕版即将出炉,请大家关注。另外有硬伤的话别骂得太狠--四明狂客@PLX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