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艺人》:寓意深远的苦难编年体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3:49:09人气:0
流浪艺人

视频流浪艺人状态年代:1975

主演伊娃·科塔曼尼多AlikiGeorgouliStratosPahisVangelisKazan更新时间:2013-12-21 11:01:41

影片以流浪剧团的巡演为背景,通过闪回讲述了希腊1939年梅塔萨克斯将军专制统治到1952年到帕帕戈斯右派将军上台的历史。流浪艺人每一回演出历史剧《牧羊姑娘戈尔芙》都因为政治事件的发生被打断,从而见证历史演变的进程,同时这又成为剧团的素材在下一场的演出所里增加现实的内容。影片通过他们在希腊各地的演出,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希腊历史上难忘的岁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是流浪剧…

(芷宁写于2004年12月30日)作为西奥·安哲罗普罗斯“希腊当代史的三部曲”《1936年岁月》与《猎人》中间的一部,《流浪艺人(TheTravellingPlayers)》折射了1939到1952年间的希腊历史,影片时长不短,在长达3小时50分钟的长镜头叠加、充满史诗戏剧艺术的冲涤下,观众渐渐体悟到了大师内心深处关乎民族和家园的悲悯与沉痛。故事虽是虚构的,却将写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不凸显剧情的画面叙事模式充满了真实感和影像美感,堪称形式唯物主义质疑政治的典范影片,从中可以看到那段历史中希腊人民的颠沛流离和劫难沧桑,那时希腊经历了1939年梅塔萨克斯将军的专制统治、德军占领、抵抗战争、希腊解放、1944年“血腥星期天”、从1946-1949年的国内战争,直到1952年帕帕戈斯右派将军上台,又一次军政府执政,可谓一段黑暗时期。安哲设定了一个流动剧团在这期间于希腊各地演出民间剧目《牧羊姑娘戈尔芙》,以他们的经历来表述时局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自己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影片的叙事结构为回叙体式,影片开篇时间是1952年,通过某个相似的历史点、今夕何夕般地回溯到了1939年的希腊,继而展开了波澜壮阔却内敛深沉的画卷。通片镜头画面素净清冷,画外空间充满悲鸣感,更令人叹服的是,这部时长近4小时的影片用镜极简,只有80个镜头,且每个镜头长达9分钟,在那些灰色天空、积雪山林中,镜头犹如静缓的河,却将极富色彩的思虑流淌其间,充溢着淡淡的苦楚的滋味,令人着迷。开篇与结束的两组镜头堪称影史经典,同样是剧团成员聚散在艾吉翁火车站的场景,只是因时间和时局的双重横扫,而物非人也非,有的人已离世,有的人已长大,以同场景的回环反复手法,安哲带给了观众丰富的感受。在人物命运百转千回间,一切尽在不言中,手风琴是片中所采用的听觉方面的表述承接和情绪烘托,但在不少段落中,陪伴深幽缓慢长镜头的是静默无声,却胜于有声,仿佛静默里蔓延着岁月的交响,又仿佛一种深度的留白。不过影片有声的部分,也着实精彩,仿佛每个音符都充满了倾诉的力量,剧团里的老乐手不论在演出时拉手风琴,还是为谋生在舞厅乐队里参演,都仿佛以音乐牵动出历史的烙印,其中8个剧团成员在雪后的山路上下山时,合着手风琴声,边唱边跳地行进,将底层人们的于逆境中的倔强与乐观尽显,那首具有浓郁东欧民族风情的民谣,令人一下子想起很多东欧影片的配乐,心绪难平。因时局变故,剧团从没在片中出演过完整的《牧羊姑娘戈尔芙》,而成员间的矛盾、背叛、出卖,也使剧团遭遇着种种重创,如因观点不同,男主演被成员告密;团长因妻子情人出卖儿子是游击队员而被枪决;此后,团长的大女儿给弟弟送信,弟弟回到剧团枪杀了叛徒为父复仇;继而大女儿被抓去审讯;小女儿嫁给了英国军官,而她的儿子,在1939年还是个小孩,到1952年已经能登台演出了,仿佛一种传承,又像是一种宿命。影片还蕴含着安哲影片常有的隐喻,如片中的人和人物关系都与希腊神话与传说相对应,如片中背叛、复仇的戏份,如此的隐喻假托,使人物不再是简单的个体,而是含着深意,仿佛“三位一体”,历史、现实与神话的交汇。这部1975年的影片又被译为《演员游记》或《巡回剧团》,不论哪种译名,都有将影片人物线索明晰显露的特点,在战乱年代,流浪剧团为生计而巡回游历、走遍希腊的历程,仿佛用脚步用眼睛用亲历书写着一段浸泡着血泪的苦难编年史,安哲以每一寸胶片记录下人物的所见所闻,将厚重的历史、回溯的伤痛、生命的尊严,以诗化的影像画面,深远而疏离的呈现,仿佛一面明鉴的镜子,但愿人们悟的到。(http://nicolew.blog.hexun.com/6607382_d.html)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