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与火的时代》:“思想传播者”的一种诠释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6:58:48人气:0
少年英雄斯托姆

视频少年英雄斯托姆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7

主演戴维·戈麦斯丽莎·德·莱妩约里克·范·韦杰宁根YorickvanWageningen更新时间:2020-08-06 19:32:11

故事背景发生在中世纪晚期,锁定在16世纪的欧洲改革与言论自由受到箝制。由于印刷术的兴起,相当于我们现在兴起的社交媒体,人们思想开始大规模传递,导致政治、宗教、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权力斗争。一场可怕的旅程将成为一场大胆争取自由的斗争。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人类有了文字,告别了结绳记事的蒙昧状态,连上天都惊动了,害怕人类皆去经商而误了耕作,从此诈伪横行;鬼也在夜间啼泣,怕的是一旦民智日开,人类就会失去对鬼神的敬畏。由此,文字的力量足以震慑天地、鬼神,那么,对人类而言,凭籍文字构筑的思想更是具有启迪人心、教化万民的功用。既然思想依托文字得以构筑,文字则需要载体方能彰显。印刷术的出现实现了这一目标,让朴素的思想走下神坛,成为开启民智、解除蒙昧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认识上,平凡又不失勇气的印刷工人也就具有了“现代仓颉”的意义。电影《铅与火的时代》(又译《少年英雄斯托姆》)从独特的视角刻划了做为“现代仓颉”的印刷工人如何机智、勇敢的传播真相,唤醒民众的故事。十六世纪的安特卫普,市民们生活在教会的谎言下,因为耶稣的光环,其母玛丽亚也被奉为具有神性光辉的圣母。教会又大量贩卖“赎罪券”,以此掠夺了民间无数的财富。马丁·路德揭示出玛丽亚不过是一寻常女子,诞下了耶稣而已。“赎罪券”也只是教会积敛财富的一个令人恶心的手段罢了。教会视马丁·路德为异端,宣布他的书为禁书,却依旧扑灭不了理智之光燃亮安特卫普街巷里弄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斯托姆,这个印刷商的儿子,亲历了马丁·路德的门徒传道时的盛况。又在偶然的机缘下,一睹坊间被安特卫普的“审判者”诬蔑为禁书的马丁·路德所著《论基督徒的自由》。尽管年幼的斯托姆并未从那些所谓违禁的文字中受到什么影响和鼓舞,可他本能的认识到这些文字与来自教会的“审判者”所竭立维护的宗教教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说母亲烧掉了斯托姆从诗人亚文那里得到的《论基督徒的自由》,让斯托姆被一股子沮丧的情绪缠绕着,幼小的心灵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可父亲接下了印刷马丁·路德书信的业务,却让斯托姆精神大振,斯托姆自告奋勇充当父亲的排版助手,那一刻,斯托姆仿佛已经长大,稚嫩的双肩扛上了成年人的担当。因为承印了马丁·路德的书信,父亲被捕入狱,随后被“审判者”判定为异端,不久就要绑上火刑柱,公开处死。斯托姆在父亲被捕后,携带马丁·路德的书信铅版开启了一段逃亡的日子。这期间,斯托姆结识了玛丽可,一个住在下水道里的善良、坚强的女孩。女孩不识字,斯托姆一笔一划的教玛丽可写下自己的名字。什么“人生识字忧患始”,斯托姆教玛丽可识字,正是为了免除陷于忧患的恐惧。两人因文字结缘,在肮脏、污秽的下水道,两颗不屈的心彼此拉近。玛丽可带着斯托姆通过密道进入大教堂,斯托姆则带着玛丽可参加秘密传道会。马丁·路德的门徒在传道时被抓捕,玛丽可奉为至尊的玛丽亚雕像葬身火海,信仰的福音与信仰的象征先后罹难,斯托姆拿什么去拯救自己的父亲呢?生活赠予了斯托姆智慧的启示,自己是印刷商的儿子,把马丁·路德的书信印出来,即是拯救父亲最好的方式。在被查抄后的印刷作坊里,斯托姆在玛丽可的帮助下,连夜赶印马丁·路德的书信,并且将其贴满安特卫普的大街小巷。安特卫普的市民们迎来新的一天的同时,也见到了这些揭露教会真相,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朴素的文字。“传下去”,一个人如此说到。很快,“传下去”成为市民们的共识。它席卷了安特卫普的市民阶层,势头来得并不猛烈,却在市民们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必然的爆发是意料之中的。火刑柱下,为了阻止火刑的施行,市民们与“审判者”的卫队扭打在了一起。“审判者”落荒而逃,斯托姆救出了父亲。故事虽然结束于“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老套模式里,“思想传播者”的光芒却如点睛之笔般辉耀全片,因为它以新的方式诠释了思想具有开启民智这一功用的无限的可能。本文版权归作者王栩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