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陌生人的安慰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21:00:32人气:0
慰藉

视频慰藉状态:HD年代:2018

主演鲁伯特·艾弗雷特娜塔莎·理查德森海伦·米伦克里斯托弗·沃肯更新时间:2019-07-07 10:58:42

情感关系已陷入僵局的科林(鲁伯特•艾弗雷特RupertEverett饰)与玛丽(娜塔莎•理查德森NatashaRichardson饰),来到威尼斯度假,试图使他们慵懒无趣的生活有所改观。 一夜,他们邂逅了当地的罗伯特先生(克里斯托弗•沃肯ChristopherWalken饰),他向这对陌生的恋人自揭童年的伤痕,并宣扬极端的男权主义。科林与玛丽感受到了某种难以名状的威胁,但对平淡生活的厌倦与追求刺激的心理,…

我猜想,大多数的国内读者认识伊恩麦克尤恩应该是07年电影《Atonement》火遍全球之后的事儿。出版社应景的重出了《赎罪》的原著小说,大概是有些惊讶的体会到这位布克奖赢家不可言说的商业潜力(哪怕是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便一本接一本的把他的大部分作品介绍到了中国。的确,获得布克奖加冕的《阿姆斯特丹》是较早前翻译过来的,但如果不是《赎罪》这一役,恐怕不会出现今天书店货架上的麦克尤恩热。我的麦克尤恩经历比较特别,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始于04年的维也纳,一个等着去上课的下午,我从碟包里随手抽出一张,DVD的封套留在了北京,已经不记得为什么要买来看它了,电影里那对年长夫妇是我熟悉的克里斯托弗沃肯和海伦米伦,而那对年轻情侣则是我将要熟悉的鲁伯特艾弗雷特和娜塔莎理查森。原以为就是个《苦月亮》一路的片子,没想到却遭遇了我平生观影体验中最大的一次惊喜。这个电影叫作《陌生人的安慰》,三位主创分别是:导演保罗施拉德,剧本改编哈罗德品特,原著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有一种电影大作是不同领域的高人之间强强联手的团队艺术结果,它像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循着它的每一条轴摸索都可以触到一个丰饶而独立的体系的核心。稍作追究,我就发现这三位都不算是新交:保罗施拉德是出租车司机的编剧、豹妹的导演;哈罗德品特是我曾读过的荒诞剧《房间》的作者,他将在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麦克尤恩呢?原来我大学时候爱上的一个电影----当时半懂不懂觉得挺古怪----《水泥花园》,就改编自他的另一部小说。我看了《赎罪》的电影,我看见了《赎罪》的书但没有买,我买了《水泥花园》的书但一直没有读,我一直等着读的还是《陌生人的安慰》,可是,如同《金色眼睛的映像》是中国出版的最后一本麦卡勒斯一样,这本最GAY的麦克尤恩也几乎是最后一本到来的----如果我还想读到斯托利的第三部小说,写工人出身的橄榄球运动员和贵族艺术家搞GAY的拉迪克里夫,那算不算是一项奢望呢?照道理讲,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应该是电影编导在读懂吃透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在对文字进行图象化处理、对原义进行提炼并加以表现的同时,电影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图对原有素材进行整合,赋予文本新的或是进一步的意义。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文学改编片来说,能够做到忠实的传达出原著的意味,而不因电影本身作为叙事艺术的先天局限性,以及电影从业人员的层次制约,使其平板化,庸俗化,公众化,被降格,被滥解,就已属难能可贵了----而哪怕是在这样一个较好的情况下,原先的文本从文字转为影象后其力量的衰减都是不可避免的。由品特操刀改编剧本的一系列电影,是文学改编片领域中绝对的异数,如果说他的创作具有示范性,那是指他示范了电影改编理应去做的尝试,而不是指他的具体作法能够被学习,陌生人的安慰正是他在经典时期(与约瑟夫罗西合作的三部曲)过后的力量展现。读过这部爱片的原著小说,我便更加确认了这种层面的电影改编的生命力的独立性。小说与电影最直观的差别在人物设定上。保罗施拉德在访谈中特别提到为了取信于电影观众,罗伯特这个角色的穿着从粗野俗气被改为高档雅致----小说中此人白天穿一身白西装,晚间穿件黑色紧身衬衫领口大敞露出毛茸茸的肌肉再衬上条大金链子----可实际上,比起对玛丽这个人物的重塑,前者只算是动了动皮毛。玛丽从小说一开始就是位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她用现代的开化的性政治观点解释世界,对自己的性别身份高度自觉,她与蒙昧而腐朽的性政治反动派罗伯特形成两极,其余两人则是他们之间的滑动砝码,科林头一回遇见罗伯特就跟玛丽说:看来,你碰上对手了。电影里的玛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品特让她在片首处自述了童年的一件蠢事,那是给这个人物定调的一段话,她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从众附和,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傻姑娘。反倒是和科林激情一场后,她却醒了,打消了与科林成婚的念头。小说中的她有什么发展呢?科林都躺到了停尸间里,她仍然想用性政治的观点向科林解释他的死亡,只不过与开头的自以为明白相比,显得没什么把握了而已。玛丽与科林的关系在影响下发生转变是支撑这个文本的戏剧支点。小说的一个根本要点,即玛丽和科林亲近得像是连体人,在电影里被略去了----他们一上来不是习惯性的完成和谐的性爱,而是颇有隔阂距离疏远,直到受了陌生人的启发,他们才通过性爱找回了失去的亲密。而在小说中,恰恰是这外来的激烈的性模式破坏了两人间平静的亲密,所以科林向大海里的玛丽游去,却找不着她。这一关键情节,在电影里被玛丽的自我觉醒所代替。戏剧性转变的逆行必然导致文本意义的偏转。保罗施拉德称非常赞同他从这本小说中找到的主题,那便是:再多的文明也不能消弭男女之间与生俱来的敌意。电影作者确立的这一主题的确来自于原著的意义系统,而小说的意义范畴则要较为宽广。麦克尤恩以两段引文作题记,一段关于性别政治,而另一段讲的是旅行会让人感到疏离,这提示了本书起码有两重含义。被广大评论者热议的性相关议题在小说中是浮在表面的,玛丽和科林一直在讨论,罗伯特和科林讨论过,卡罗林和玛丽也讨论过,性别地位当然是构成两对夫妇内部关系并产生彼此反差的基石,但如果只考虑到这一隅,就很难解释清楚大局方面的问题----这两对夫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么样的?“再多的文明也不能消除男女间的敌意”,因而古老男权/性统治诱惑了现代女权/性平等,不错,但这只讲到了中段,而结尾呢?难道说前者竟倾覆了后者?逝去的阶层(于昊语)以新血祭奠传统?追猎肉体欢愉的终点就是杀戮?经过毕生研究性权力模型的品特的修剪,这些意义在电影里都可以达成,可是把麦克尤恩的小说按照亨利詹姆斯(露骨版)的思路去套恐怕是错误的----单单人物背景一条就说不通,英国人在威尼斯和美国人在威尼斯可不是一回事,不要忘记在詹姆斯的鸽之翼里,英国人和威尼斯是一头儿的。那么是在警告文明于兽欲的反扑之下会有倒退乃至崩溃的危险么?麦克尤恩不是康拉德,奈保尔或者戈尔丁,威尼斯不是非洲丛林或者荒岛。那么确实贯穿全文的脉络究竟是什么呢?小说中,与玛丽的现代性思维相对应,大众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行为也被作者着重书写,细节茂盛而切实并赋有寓意。旅游生活的面貌,在电影里被删减虚化了,威尼斯又成了死亡和颓败的集合地,而在麦克尤恩笔下,现代的光照和古老的暗影在那里对峙,游客们成群结队的从历史身上践踏而过,一面还在大呼小叫:历史在哪里?旅游的洪潮匆匆卷过,泥沙俱下之余,甚至不曾面对旅游的目的地。玛丽和科林是一对当下的人,他们有幸/不幸遇上了过去的威尼斯,面对“真正的”威尼斯人罗伯特和卡罗林他们总是问:为什么?他们不明白。这是现代对古老,明智对神话,清醒对梦魇的不可理解,是理性分析在不可知本质面前,社会规则在个体怪癖面前,进步的白天的集市在停滞的夜晚的角落面前的无能为力。因为不解,所以受到诱惑,因为无能,终于又回到了不解的起点。与《路的尽头》相类,这本小说的第一属性是后现代性,带有浓烈的反启蒙色彩。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