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の瞳》:童年纯真物语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10:02:01人气:0
二十四只眼睛

视频二十四只眼睛状态年代:2013

主演高峰秀子田村高广笠智众更新时间:2013-08-23 10:14:30

昭和三年(1928年),大石久子(高峰秀子 饰)到小豆岛小学的分校执教。骑着新型自行车穿着西装的大石老师给这个贫困的村落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分校的12个学生也对她颇具好感。某天大石掉进孩子们挖的坑,扭伤脚腕。休养期间12个孩子走上8里路来看望老师。 大石因伤转回总校任教,适逢军国主义盛行期间,大石的怀疑态度令其遭到同事的鄙视。随着战争的进行,已经转到总校读书的12个孩子…

老一辈影迷应该都有印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曾上映过一部日本电影《二十四只眼睛》,抒情电影的独特风貌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高峰秀子也以其清新纯美的形象,成为中国影迷心目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如今再看这部重新修复的佳作,强烈的抒情意味依然让人感同身受,正是这一点,让我对影片产生了想要表述的欲望。抒情在文艺作品中,现在似乎都成了调侃的对象,人们受不了纯粹的情感抒发,认为那太煽情太虚假了,所以集体转向对情感的解构和无厘头,似乎只有这样,戏谑之下隐蔽的情感才是真实的,甚至是真诚的。正是在这种时代特征鲜明的观影氛围下,《二十四只眼睛》那种纯美的、童真式的抒情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和弥足珍贵。影片给我的第一观感,是对人的童年心境的展现,完全可以让成年人产生久违的共振。远离都市喧嚣的渔村,海天一色的小豆岛,春光明媚的樱花林,笑容纯美的女教师,十二个童稚盎然的小学生,所有这些鲜明的乌托邦符号,一下子让人陷入对自己童年情怀的追忆当中。我们不是经常感叹,如今的天已不像小时候那么蓝,苹果也不再那么甜,青草的味道也消失了,原野都变成了柏油路……其实不是这样的,外界的变化固然大,可人的心境的变化才是主因。电影中有一句童谣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怀:“海的颜色,山的形状,都没有变,而明天就成了今天。”影片在营造童年特有的人性情怀上,以纯真、抒情的笔触,一下子打动了我们。因为与我们的童年回忆产生了共振,所以它的梦幻、美好都显得那么真实而不矫情。木下惠介的镜头充满美感,黑白胶片特有的透视感,近景与远景的搭配,把一个濒海小渔村的自然景致拍摄得晶莹剔透。在处理人物时,特写镜头对准了女教师的笑容和每一个孩子稚嫩的脸,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温情,也为影片的抒情基调起到了催化作用。如果说以童年的心理视角来抒发情感,让我们得到了情绪上的认同,那么电影中对于现实、战争的侧笔描绘,则让我们在理性上,更坚定了这种抒情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大石老师对待战争的态度是质朴的,她不接受战争宣传,坚信活着是最宝贵的。为了狭隘的国家意志(这直接导致了对中国的战争和灾难)而“为国捐躯”,并不值得提倡。这种朴素的反战观,反映了木下惠介以及战后初期(影片拍摄于1954年)日本人对战争的正面反思。然而木下惠介并没有简单地宣扬这种反战观,而是通过对战争侧面的描写,在控诉中印证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大石的丈夫死在战场上,她的几个男学生也都走上战场,有死有伤,而留在家里的人,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战争原来并不像宣传机器所说的那般崇高和神圣,而只能给人带来真切的生离死别。另一方面,在孩童幼稚的脸上,当狭隘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甚嚣尘上时,那种为侵略而战的狂嚣神色,也让我们看得阵阵心惊。即便是在再美好不过的童年时代,孩子们依然受到了这种无良观念的困扰。木下惠介在这种看似悖论的笔触里,在美好与邪恶之间,揭示了战争更真切的罪恶。电影的抒情意味之所以让人舒怀,同样也不能忽略表演的恰到好处。在这部刻意遮蔽假恶丑,只表现真善美的影片中,演员表演能否给人们带来真实感,而非矫情造作,是决定电影成败的关键。高峰秀子算得上是木下惠介的得意门生了,从早期的《卡门归来》到晚期的《冲动杀人》,木下很好地把握了高峰秀子身上特有的温婉气质,在这部《二十四只眼睛》中更是给人以完美之感。这种完美是容纳了形象、气质和性格的整体之美,超越了日本传统女性的顺从隐忍和新时代女性的俏皮活泼。就像小津眼里的原节子、沟口眼里的田中娟代,高峰秀子也是木下(当然,估计也是成濑)眼中的完美女人。这样一部抒情的电影,用它的低视角(并非机位,而是童年视野),用它对战争的朴素辩证,用它的完美形象获得了人们的认可,透过银幕上呼之欲出的和风和嘤嘤温软的童谣,构建起了我们内心的真实,它的理想化就是它的真实,它的乌托邦就是它的存在。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