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0年代电影中劳动的“社会分工”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06:15:07人气:0
青年鲁班

视频青年鲁班状态:BD高清年代:1964

主演毕鉴昌李长乐王斑张璋更新时间:2020-08-06 19:42:58

建筑工人李三辈(毕鑑昌饰)文化水平低,他常为此苦恼,大学生秦淑贞(李长乐饰)是夜校老师,开始时她瞧不起三辈这样的笨学生,认为他们只配干粗活。但当她了解三辈的出身后,改变了原有的看法。几年后,三辈通过刻苦学习,已成长为能看建筑图纸的“土专家”。一次施工中为了图速度,忽视了向老工人师傅学习经验,操作失败,三辈摔成重伤。事后三辈主动承认错误,高师傅(王斑饰)、秦淑…

根据李瑞环的故事改编的。三辈与高师傅的冲突,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经验/实用主义科学与西方数理科学的冲突,但同时,影片的基调是以“群众路线”的cliche赞美了革新派与“传统”的和解。这个建国初工程师的故事,让人想到路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一样的钻研、刻苦、不服输的精神,在这方面,可以说路遥的作品是完整地继承了社会主义工人传统的文学。相比而言,当代文学史对北岛、多多等朦胧诗的推崇,先天地假定在50-70年代存在一种“地下的”、反政治的文学,反而遮蔽了那个年代文学正统中的某些实验。这种赞美手工劳动性质的民间/传统技艺的倾向,跟毛对社会主义的个人设想、跟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都是有关系的,在路易·阿尔都塞的解读里,“劳动的社会分工统治着劳动的“纯技术的”伪分工”。因此,50-70年代的中国电影,会强调打破劳动的“社会分工”,从而暴露出这种看似是“技术分工”的“社会分工”的非自然性。在社会分工与技术分工的对立中,前者是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一部分,后者则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前者经由后者的掩盖,就被修饰为“必需”。让知识分子参与体力劳动(包括修十三陵水库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时让只具有民间知识、没有受过正规学科教育的农民、工人、手艺人参与技术发明和工程改良,因此成为这个时期涉及“专家”与群众两条路线争论的典型叙事。《青年鲁班》《鲁班的传说》等电影都是这样的语境中产生的。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