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电影的一个飞跃——从客观描述到主体描绘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4 18:05:20人气:0
妖夜慌踪/惊狂/迷失高速公路

视频妖夜慌踪/惊狂/迷失高速公路状态年代:199

主演比尔·普尔曼帕特丽夏·阿奎特巴萨扎·盖提罗伯特·劳吉亚更新时间:2012-09-07 15:13:36

这被认为是大卫•林奇拍得最混乱的一部电影。爵士乐手(比尔•普尔曼BillPullman饰)和他的妻子(帕特丽夏•阿奎特PatriciaArquette饰)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录影带,他们发现里面的内容竟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此,他们每天早上都会收到这样的录影带。这天,乐手发现录影带里的内容竟然是他杀死了妻子!当他冲进卧室时,发现妻子果然死在了床上。 警察将他带走了。一晚过后,原本…

心理学电影的一个飞跃——从客观描述到主体描绘这样一个飞跃是以希区柯克的《Psycho(译:精神病患者)》到大卫。林奇的《LostHighway(译:妖夜荒踪)》为代表在我的大脑概念中完成中。客观来说,到底是否存在“心理学电影”这样一个专门类别,我都搞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自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人格分裂症、梅斯梅尔催眠术这样的概念出现并开始受到关注以来,某些热衷于猎奇、怪诞内容的编导们就多了一类可以拿来做菜的新好题材。就内容而言,两位大师的经典作品都以患了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作为主人公:Psycho中不断在“自己”与“母亲”进行切换的旅店老板,LostHighway中则是游离于作为主谋的乐手和作为帮凶的修车工两重视角下的弑妻者。但讲述故事的方式却是迥然各异,前者延续了一套悬疑侦探片的古典模式,“人格分裂”不过是作为一个在内容上添彩的元素而存在,而后者不仅从情节内容上将怪异的人格分裂行为引入,更是在拍摄手法、叙事方式、镜头运用等电影技术形式上实现了与特殊内容相匹配的形式创新。Psycho的情节中,希区柯克延续着他一向习惯的叙事风格(或者是那个时代的叙事风格),总是要求先在杀手行凶过程中给出片段的并且看上去疑点重重的线索,接下来便是探员符合逻辑却与直觉矛盾的推论,然后在困境中探长与好人们的合作探秘,最后挖掘出客观真相找出合理的科学解释。而LostHighway的影像却将观众完全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不真实世界,大卫.林奇天才般的想象力允许他可以不再遵循那一套在“客观世界”中按部就班跟随经验秩序讲故事的法则,一头扎进了精神病人的主观分裂视角,其病态的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则为动荡不安的镜头路线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由此一来,从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遥远的神话世界——人物不再具备同一性而可以任意变化(人格分裂、人格转换造成)、时空情节不再具有连续性(记忆断层造成)、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和物与物之间的隐喻相关性(连结不同人格的潜在意识自创的虚假记忆给出的暗示)……自电影诞生起,镜头作为一个仔细观测实在世界的客观工具的地位从来没有被真正冲击过,即使在导演职业当中也有一些情感主义者存在,但他们对情感的表达没有脱离以常规方式实行镜头客观操作的方式,对情感的体会依旧建立由事实组成的客观情节的基础上;但到了大卫这里,此处的镜头不再是一个我们可以赖以窥视客观实在世界并对其抱以绝对信任的“神之眼”,勿宁说镜头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格分裂者在不同时空不同记忆结构下支离破碎的“有色眼镜”。我们无法满足于像以前那样坐在屏幕前的惰性动物一样仅仅依靠有效的刺激就可以掌握实相,因为我们现在已分不出哪些才是实相,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颠狂杂乱。但如果仅由此便认为LostHighway已经完全抛弃了客观实相的视野,那便大错特错了。仅仅是充满了不确定感、混乱信息的作品,无非也就能满足那些伪虚无的后现代分子们的破坏欲望罢了。电影当中,在某些极少数明显可以判断出主角的多重人格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其他一些人的境遇就表达了这样一些比较关键的暗示,并可以通过这些少数的可靠的信息与主角的主体视野下的情节进行比较,从中给出了理清线条的可能性(只说“可能性”是因为毕竟不能保证绝大部分人都能看懂此片)。此片最伟大之处也便是在此,利用满是似乎无法和协一致、狂乱不安的影像材料恰恰编织出了能够实现逻辑自洽的谋杀情节(哪怕这样一种情节实际上更多意义上是形而上的),当然还需要加上额外的前提——我们应当努力尝试着将自己假想为那个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分裂状态去针对破碎的影像材料给出合理的解释。真正伟大的想象力创作力便是如斯,不仅能够自由狂放地实现对表象的破坏,同时这样一种有所预谋的破坏还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去对破碎材料进行合逻辑的再组织,这样一个过程中得以实现想象与现实之间的最大张力化,一个好的观众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某种意义上可以体会到创作者类似的感受。就电影比较来看,单从内容承现的角度而言,从Psycho到LostHighway完成了心理学电影中从对人格分裂者行为的客观描绘到对其主观视野下的“分裂世界”的主体描绘的转变;就对电影存在形式的认识而言,也实现了镜头从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客观叙述工具到作为呈现主体精神的“现象之眼”的突破。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