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以为是暴力犯罪,结果成了温情治愈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2:17:01人气:0
通灵神探Solace

视频通灵神探Solace状态年代:2015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科林·法瑞尔杰弗里·迪恩·摩根艾比·考尼什更新时间:2016-02-14 22:18:27

一系列手法怪异且毫无动机的连环杀人案让FBI特别行动组特工乔(杰弗里·迪恩·摩根饰)和女搭档凯瑟琳(艾比·考尼什 饰)一筹莫展。迫于无奈,他们只得邀请隐居的通灵神探约翰(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重出江湖。 在追查线索的过程中,约翰赖以成名的读取过去、感知未来的通灵能力接连遭到挑战。藏在暗处的连环杀手(科林·法瑞尔 饰)好似开了天眼,不仅再度行凶,甚至在犯罪现场留下纸…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电影,剧本扎实,剧情紧凑,人物设定富有深意,尤其是镜头语言富丽,各种通灵场景前后呼应,唯一缺乏的可能就是摄影不够暗黑,太过亮丽,偶尔有下雨的场景,也是一笔带过,回溯的几场犯罪场景,也布置的优雅干净。但是,这和影片的主题有关。犯罪片竟然没有脏乱差,没有黑夜,雨天和混乱的房间?看着看着我就明白了,这其实是一个温情治愈片。里面有两个通灵人,约翰,一个老人,成全了癌症晚期的女儿,然后与妻子离婚,隐居世外,活在对女儿的痛苦思念里。他有点愤世嫉俗,有点看破世事,但却没有那么极端,不像另一个通灵人,连环杀手,忍受不了别人痛苦的生活,意图成全他们,成了一个实施安乐死的自信杀手。但有一天,他也忍受不下去了,他想死,但是必须找一个继承人。他看到了老头约翰,自己的同类人。他知道对方并不那么博爱,但也不那么激进,所以他设计了一个悖论场景,让他必须杀人,杀自己还是杀女警察,他都杀人了,也许从此就开始继承他的大业。影片在这里没有设定成正邪对立的场景,连环杀手自我牺牲的意味大于被追捕猎杀的意味,而老约翰最后也不是杀了连环杀手,而是被迫杀了他。这一杀法,意味就完全不一样了。除恶之杀是连环杀手的杀,而拯救之杀,是老约翰的杀。两个通灵人,不同就不同在一个是除恶之杀,一个是拯救之杀。一个是为了接触痛苦这一恶,一个是为了拯救幸福这一善。通灵其实通的是人类过去和未来的苦难,在人们安静的生活表面,看到他们内心的苦痛,在坚强的外表下面,看到他们悲惨的命运。但通灵人没有生杀大权,他们可以怜悯,不说出来,而不是像连环杀手那样,献上葡萄酒和冰激凌,乐呵呵地然后被送上西天。双方的焦点集中在女警察的命运身上。约翰看到了女警察的过去,一下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这是一个悲惨的命运,而且有死亡的危险。他接受朋友的嘱托,重出江湖,在半推半就当中,开始一点点走出困境。但一开始他并不太过怜悯,“谁关心呢?”当他看透女警察的过去,说出她的苦难时,他安慰她。但后来他的好朋友警察死了,而且是安详地死去,虽然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还是为妻子儿女操劳。癌症晚期的他死的并不痛苦,这和自己女儿当时的情形完全不一样。连环杀手一点点揭露出他冷漠表情的极端一面,在他冷对人世苦难的地方再进一步,结束他们的命运。连环杀手和他对话,试图说服他,但是他却一直在对女警察道歉,觉得自己伤害了她,言下之意就是你虽有痛苦,却依然值得尊重,我还是很关心你的,不会像那连环杀手一样,因为你抑郁,焦虑,自杀未遂还帮你解脱。在最后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杀死连环杀手,拯救痛苦边缘的女警察。他选择了原谅和安慰,而不是绝望。他没有剥夺人类承受痛苦生活的权利,而是把生命交到自己的手中。他叩响了扳机,杀了连环杀手。多年以前他帮助女儿安乐死的画面突然出现,但这并非说他继承了连环杀手的衣钵,而是说,他释然了。女儿求他结束生命,他做到了,这并不是恶,在杀她那一刻的时候,他的父爱依然存在。他不应该为此愧疚一生,不应该就此远离人世,对生活无望,拒绝窗外的生命。生命生生死死,即使在痛苦中,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生命,但若是真的要结束生命,我们也要慎之又慎,不可代他人做决定。连环杀手,在他所谓的一颗怜悯的心背后,其实是一颗绝望的心,苦难已经把他压垮,杀人在他不是拯救,而是解脱。如果按照他的逻辑,也许到最后,所有人都应该在他精心布置的最后谎言之中,安乐死去。因为无人不活在痛苦中,他的通灵能力里,所有人都有痛苦的过去和未来。老人约翰救了女警察,对双方来说,这都是救赎。老人重新找到了妻子,他释然了,不再纠结于结束女儿生命的选择。他知道,有爱,就有死亡,接受死亡,就是接受爱。也许影片的主题还是不够突出,女警察可能需要表现的更加残酷一点,借办案公报私仇,在伸张正义里发泄愤怒,一个活脱脱的弃妇复仇者,而男警察可以表现的更加温柔一些,慈父的感觉,两者对比,才能看出人在痛苦之中的两种选择。而约翰的冷眼旁观,因为对女儿还有歉疚,而连环杀手的绝望中的游戏,因为对人生已经绝望,这两个通灵人物的对比塑造也不够强烈。如此,可能对比的意味就不是很浓,观众可能就被影片蒙太奇的手法给弄得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影片始终纠缠在女警察的死亡这一点上。女警察头部流血的意象是影片所有梦魇的核心意象。女警察该不该死,会不会死,这是影片结构的核心线索。也许是父亲对逝去女儿的爱,这种爱超越死亡,让他对人性还有一点希望。而连环杀手,他以为自己最后的牺牲是耶稣的牺牲,殊不知,基督教的上帝是受苦受难的上帝,而不是一个倡导自杀和安乐死的上帝。当然,影片对安乐死的态度是复杂的。对于连环杀手那种成全他人的谋杀式的安乐死,电影给予强烈的反对。而老人约翰对女儿那种慈父般的安乐死,也需要父亲一生的时间来最终释怀,电影只有在老人为女警察挡子弹的牺牲后,才算真正让他解脱。他的牺牲精神,弥补了安乐死的残酷。安乐死,不但是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结束那个实施安乐死的人的一部分生命。而连环杀手,恰恰没有对死者的这样一份牵挂。他的先知先觉,只不过让他藐视所有人类,藐视所有幸福。激进的青年通灵人,最终还是被温厚的饱经沧桑的老人给打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对好莱坞形成了一定的成见,一有美国电影上映,就以为是大片,科幻的,暴力的,赛车的,魔幻的等等。中影一看国内观众好这口,也乐见其成,就大批量地进口大片,剧情片,艺术片基本上很少被中国引进。最后弄得中国人也开始热衷于大片制造,整个国人都陶醉在大片的票房里。谈论好莱坞基本上就是在谈论票房。所以突然来了一个另类的电影,大家就觉得,玩球了,怎么这么无聊。超能派克,超验骇客,虽然也是科幻,却更像文艺片,即使有明星助阵,也不讨喜,弄到大家最后去看的也就只有明星,剧情几乎被忽略,倒是一些不看好的大片,被中国一二线乃至小镇青年热捧,例如环太平洋,哥斯拉等等。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