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南斯拉夫内战硝烟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08:25:05人气:0
惊变世界

视频惊变世界状态:中文字幕年代:1994

主演米里亚娜·约科维奇波利斯·伊萨科维奇斯维特兰娜·博伊科维奇普雷德拉格·埃伊杜斯更新时间:2022-09-28 17:26:52

20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在波黑境内的居民中间,至爱亲朋兵戎相见,昔日的邻居反目成仇,从而引发了持续三年的惨烈的波黑冲突。影片《惊变世界》讲述的正是新婚夫妇杜玛(塞尔维亚族,简称“塞族”)和安娜(克罗地亚族,简称“克族”)在该种背景下的遭遇。 波黑冲突是于1992年-199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境内爆发的一场民族间、宗教间的局部战争。波…

在世界电影史上,能说出某个民族电影消亡的确切日期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在60、70年代曾创作过风靡中国的《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电影作为一种创作和风格的整体,亡于1991年7月23日。在这一天,铁托时期创办的南斯拉夫国家电影节,即将在克罗地亚普拉市著名的古罗马竞技场上再度拉开帷幕。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相继宣布独立,战争随即爆发。就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一天,战火烧到了普拉市的郊外。电影节组委无奈地宣布电影节停办,以示对暴力的抗议。这一文化盛事的终止,象征着南斯拉夫电影的终结。从1991年斯洛文尼亚“十日战争”伊始,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前南各民族国家的电影随之分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前南各联邦国家本就有各自的制片厂。其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塞尔维亚战后电影业的过渡与恢复比较顺利,1991年后的内战岁月里依旧保持了一定产量。而波黑的电影业几乎需要重建,在2001年后开始复兴,出现了《无主之地》等佳作。科索沃和黑山的电影业在其独立后方开始建设。塞尔维亚电影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政府资助,完全依靠市场收益维持。这一方面使得电影不受制于政府,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大众喜好。同时战火中的巴尔干半岛吸引着西方世界的目光,电影创作还要考虑国际投资发行商的口味。1994年《惊变世界》(一译《南斯拉夫内战硝烟》)中克罗地亚的边境城市,多瑙河畔的武科瓦尔美丽安详。影片开头,克罗地亚人安娜和塞尔维亚人托马在为新建的婚房粉刷油漆,朋友们都前来祝贺。电视机里播送着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新闻。喜悦的新人丝毫没有意识到“铁幕”的落下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不久,克罗地亚战争打响,世界惊变。托马应征加入南斯拉夫联邦军。随着战争的发展,托马不得不攻打故土。而此时安娜的父母已在战争中去世,她也遭到强暴。民族分裂的战争过后,曾经的夫妻也分道扬镳。电影拍摄于克罗地亚战争尚未结束时,取景地就是真实的武科瓦尔战役过后满目疮痍的城市。如果说《惊变世界》书写了一则硝烟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充满了易于消费的浪漫气息乃至情欲色彩。那么1996年萨德扬·德拉戈耶维奇执导的《美丽的村庄,美丽的火焰》(或译《锦绣山河一把火》)更具有战争史诗的气魄,黑色讽喻和民族寓言色彩更浓,整体基调也更加荒诞沉重。在波斯尼亚的一个村庄里,塞族的米兰和穆族的哈里是一对发小。随着波黑战争的打响,曾经的兄弟成为战场上的敌人。片名源于塞族游击战士米兰四处焚毁穆斯林村落,当然塞族也同样遭受穆族武装的戕害。米兰看着燃烧的村子说“美丽的村庄在燃烧的时候更加美丽,而丑陋的村庄依旧丑陋。”极端的种族主义思维暴露无遗。电影在塞军被围困的隧道,塞族战友们回忆从军前后的经历,以及战后伤兵们身处的医院间切换。最后医院中身受重伤的米兰拼劲全力地要去杀死走廊上的穆族伤兵,被种族对立扭曲的人性可见一斑。两部电影基本涵盖了此后反映前南内战题材电影的各种元素;因战争分离的情侣,反目的兄弟。战前美好和谐和战争中生灵涂炭的对比。种族仇恨是如何慢慢滋长。前共产主义元素。西方国家女记者和维和部队。妇女被强暴与城市遭劫掠。带有时代特征的乐曲。战火中的博物馆和难民避难的防空洞、隧道等地下空间,美国的流行乐、电影和可乐等文化符号。以及战争中诞生的新生命等。在表现了内战伤痛后,电影更通过清算前社会主义历史,完成新的民族身份构建。《美丽的村庄》中被困隧道的塞军吹口琴解闷,吹了一首《国际歌》,随即被战友打断。他说“去他的红色经典,我们要唱自己的歌。”影片开始于1971年铁托时期落成的“兄弟团结隧道”剪彩仪式。而影片最后儿时的小哥俩进入这个隧道,看到里面堆满了尸体。似乎为了说明是铁托时期已经埋下隐患,让战争成为必然的宿命。战争熄火后的“罪与罚”问题在1998年塞尔维亚导演高兰·帕斯卡杰维奇的电影《巴尔干酒馆》中以黑色喜剧表现。此片在美国上映时被更名为《火药桶》。表现了在1995年代顿协议签订后,科索沃战争前一年的塞尔维亚小镇酒吧里,一个扮作吸血鬼的表演者讲述冬夜不断升级的几起暴力事件。介于战争和平状态的塞尔维亚社会,由于北约制裁与西欧隔绝,看不到未来。把每个公民变成火药桶的局面因何而致?谁都有罪,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负责。90年代的前南国家,战争过后,个人、文化和民族的身份认同亟待重建。而对战争责任的追讨不仅涉及各民族国家,而且涉及在幕后操作与旁观的西方世界。这会激发民族间尚不稳定的对立情绪,以及民族内部自我身份认同。于是战争被表现为一种“自然现象”,巴尔干半岛成为多灾多难的人类历史的缩影,它周期性的历史宿命,谁也无法改变。从而规避了对罪恶的追讨。1994年获得51届威尼斯金狮奖获得者《暴雨将至》,是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银幕处女作,也是马其顿独立后第一部电影。深具民族寓言和宿命论色彩。如影片中所言“战争是病毒”。前南地区战火逐渐蔓延,、到了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族和马其顿族冲突加剧。影片运用后现代式的三段叙述,讲了三个故事:一段禁恋,一个抉择,一场残杀。每个故事都终止于暴力和死亡。回环往复的结构和两次出现的“时间不逝,圆圈不圆”,都预示着暴力的恶性循环和战争的无可避免。直到最后老修士的话将这一句式变成肯定式的“时间不等人,因为圆圈不是圆的”。预示着回到故乡的摄影师用自己的牺牲拯救了年轻一代——阿族女孩,自己也获得了救赎。暴雨终于降下,将血迹洗去。逃往修道院的阿族女孩不会返回第一段的悲剧结局。1995年两位备受瞩目的欧洲大师的作品亮相戛纳,而且同样把目光投向了战乱中的巴尔干半岛。一部是欧洲电影节的宠儿,前南斯拉夫电影的名片——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另一部是享有“希腊电影之父”美誉的安哲罗普洛斯的《尤利西斯的凝视》。前者摘得金棕榈,后者捧回评委会大奖。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将东欧电影的民族寓言,黑色幽默,戏谑狂欢发挥到极致。以魔幻现实主义的个人风格,以一种荒诞喜剧方式描述了南斯拉夫从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到1991内战伊始的历史。在疯狂的表象后是一个失乡之人对“从前有个国家叫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有个城市叫贝尔格莱德。”的怀念与沉思。在马戏团美学的热闹癫狂和对南斯拉夫革命历史辛辣讽刺之外,是库氏的自我身份追寻。和《暴雨将至》里住在英国的马其顿摄影师相似,为躲避战争长期旅居西方的库斯图里卡恰似一个没有国籍的“吉卜赛人”。20世纪90年代经历国家剧变,故乡消失让民族认同,个人身份认同越发失落。《地下》结尾,都已经死去的主要人物在地上重聚。她们载歌载舞,不再有欺诈、隔阂、谎言与战争,只有兄弟情义和天伦之乐。就在这欢乐达到顶峰时,立足的土地从陆地上断裂,带着这些歌舞的人们,漂向远方。这是库氏试图脱离历史和政治,构建自己的乌托邦原乡。到了2004年库氏新世纪第一部作品《生命是个奇迹》主人公卢卡携全家离开城市的喧嚣到了一个乡村构筑自己理想国度,这个“三种植被完美共存”的和谐美好的小镇正是他想象的原乡。当波黑战火逐渐波及这里,卢克也失去了妻儿时,塞族的他爱上了位穆斯林女子。最后一只驴拯救了这对情人,拯救了爱情。现实充满黑色荒诞,但荒诞的一体两面却是生命中的奇迹。安哲罗普洛斯《尤利西斯的凝视》有着相似的寻乡主题,同样是对自我身份的追寻。荷马史诗中漂泊十年返乡的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化为一位希腊裔美国导演为了寻找希腊电影先驱上世纪初拍摄的未冲印完成的三卷胶片之旅。他从希腊北部出发,途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穿越巴尔干,最终来到战火中的萨拉热窝。穿越一个个边界最终找到了保存胶片的电影馆长。似乎旅程到了终点,但是馆长一家死于战火。洗出的胶片是一片空白。虽然穿越边界后依旧找不到寄托的家园。寻找影像最终失落,却在终点实际上诞生了一部电影,是对历史和当下的呈现。安氏以和库斯图里卡迥异的沉静舒缓,凝重悲悯的长镜头,穿透雨、雾和夜色向巴尔干半岛投来呼唤故乡的深深凝视。跨越边境和疆界的身份追寻和纪录让整个巴尔干半岛都成为银幕诗人的乡愁。此外1990年克罗地亚黑色喜剧电影如《战争是如何从我的岛上发生的》。克罗地亚独立后,达尔马提亚岛上的联邦军军事基地仍旧存在,由一名少校控制。艺术史学家父亲来岛上营救被困在基地里的儿子。这部影片不同于图季曼执政时期刻意渲染自身“受难者”姿态的民族悲情。而是充满了地中海式的幽默和对民族主义的嘲讽。它没有任何受害者情结,也不有意树立敌对。进入新世纪,地理意义上的东欧早已取代了地缘政治上的东欧。前南国家集体倒向欧盟,走上欧洲化道路。身份的追寻终于落地。他们不愿再重复那些异质化的穷困落后,荒诞粗野,又自由奔放的东方“他者”形象。要证明自己和欧洲人的共同点。这些电影更加平实,关注战后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努力战胜战争遗留的创伤,期盼自我和社会都能向着好的方向前进。同时合拍片已成为主流。这类片子中有代表性的是2004年斯尔詹.武莱蒂奇的《金色山谷里的夏天》。影片聚焦一起腐败警察策划的绑架案。呈现波黑战争后的萨拉热窝,贩毒,枪支贩卖等社会问题随处可见。还有2005年,波黑女导演亚斯米拉·茲巴尼克凭借《格巴维察》获得56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一部冷静写实的伦理剧,关注了波黑战后的女性和社会现实。社会救济并没有落到实处,市民的生活捉襟见肘。相比于心理疏导,妇女们更需要实际的帮助。同时当地社会依旧不稳定,和平稳定还很脆弱。黑社会依旧在暗处制造罪恶,仇恨尚未完全消散。陆续有万人坑在附近被挖掘,很多人的亲属依旧下落不明。位于萨拉热窝城郊的格巴维察在波黑战争期间曾作为塞族战俘营。艾斯玛曾在此遭到塞族士兵的强暴。因奸成孕生下女儿莎拉。她不愿面对曾经的伤痛,对女儿谎称其父亲是烈士。在片尾莎拉终于惊愕痛苦得获知了自己的身份和母亲的痛苦。母女达成了谅解,女儿也似乎跨越了青春期成熟起来了。结尾处莎拉在校车上和同学们唱着《萨拉热窝,我的爱》嘴角扬起微笑。影片在开头和尾声用两次移动镜头拍摄心理辅导中心的众妇女群像,她们或沉默,或歌唱,或睡或醒。这些在战争中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她们不愿哭诉,而是要面对现实,慢慢消化内心的隐痛。2001年《无主之地》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的低成本处女作让波黑电影姗姗来迟却一鸣惊人,荣获7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影片让世界再次回溯20世纪末欧洲最大的战争灾难。1993年波黑战争时期,两军之间的一处战壕里,极端对立的穆族塞族士兵互相扣为人质。而地上压着触发雷随时会爆炸的另一个穆族士兵又迫使三者必须在敌视和恐惧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合作关系。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战壕这处“无主之地”上演着黑色幽默的独幕剧,各种戏剧冲突极度压缩于这个小空间里。战争相关的人都来了;维和士兵,西方女记者,拆弹专家。通过媒体的报道“无主之地”成为世界性新闻。而最后在众目睽睽下两个士兵互相射击先后死亡,压着地雷的人被留在战壕里,在夕阳余辉中静静躺着。影片让观众感受这种如活尸体般绝望等待的尴尬痛苦,这正是其时波斯尼亚的状况。传达出对种族,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媒体介入的思考。如果说《无主之地》中绥靖的维和军与只顾挖掘新闻的女记者反映了长期被欧洲边缘化的巴尔干对欧洲还有某种怀疑。那么由名导萨德扬·德拉戈耶维奇执导,2001年前南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多国合拍,并且有来自各国明星加盟的电影《彩虹护卫队》则看得出其欧洲化的决心。一群不同民族,在内战时互相厮杀的老兵,要联合起来维护贝尔格莱德同性恋游行的秩序。显然,同性恋在这里象征某种“西方”事物,代表着西方式的极端的多元自由。影片从创作到题材都是一个抛弃前嫌集体“入欧”的隐喻。另一方面,随着前南各国在战争中的罪行被逐步披露,原先自认为是受害者的国家也开始拷问自身的战争罪行。思考个体对战争中罪行的责任,如2009年,克罗地亚导演戈兰.德维奇和兹沃尼米尔.尤里奇合作的《黑色兵团》。讲述“黑色军团”小分队不顾停火协议的签署,炸毁大坝造成敌军伤亡。主人公因为逃避盗窃罪惩罚志愿入伍,不久他发现自己服役的部队在一幢建筑的地下室刑讯并杀害人质。我们通过倒叙发现原来曾被视为英雄的人都是凶手。这反映出,90年代克罗地亚人坚信自己是无辜的受难者,现在已经发现了自己隐蔽在“地下室”的秘密,开始拷问个体在战争中的罪责。2010年上映的塞尔维亚电影《敌军》表现了1995年波黑战争和平协议签署后,一队负责排雷的塞族士兵在废弃工厂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被关着的神秘男人。他们随之遭遇了一系列事件,增援部队不来了,一夜间更多的地雷包围了他们。士兵起了内讧,互相残杀。这部电影以惊悚和超自然的方式表现了战争中人性的恶。放眼前南地区以外,美国1998年电影《拯救者》由好莱坞明星丹尼斯·奎德主演。1987年,男主角乔什的妻儿在巴黎被穆斯林极端分子炸死。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后,他当上雇佣军加入塞族武装。作为一个弹无虚发的狙击手,他击杀穆族军队,也包括平民。乔什和因被穆族强暴致孕,被家庭赶出来的塞族女子维拉产生了感情,他一路护送维拉和孩子,还想把她们带出国。可是维拉最后被暴徒击杀。痛苦的乔什把孩子遗弃在红十字会的车里,疲惫绝望地跪倒在海边的长椅上。这时候却来了个陌生女人,把孩子交还给他。影片展现穆塞两族敌视对立的扭曲残酷,也用爱情救赎了被恨意遮蔽心灵的美国雇佣军。但是影片也传达出一个主题,就是外部势力无法真正拯救苦难中的前南国家人民。半片没有明显的立场倾向,传达出的是西方人的无力感,艺术水平较高。2001年美国战争大片《深入敌后》,表现的是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国家对个体生命的珍视。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怀揣着打击邪恶拯救人类理想的北约伯纳中尉始终没获得实战机会。在一次例行的侦查任务中他发现非军事区中有塞族军队,在飞机坠毁后的奔逃中,他又发现了林中的万人坑和停火协议后塞军依旧屠杀平民。伯纳自身难保更无力救赎当地百姓。影片是以内战中的波黑为背景的战争片类型,作为商业片其看点主要是艺术化的武器装备实战效果。作为一场干涉战争中的第三方,美军在救回自己的军人,对塞军略施惩戒外,无意制造更多冲突。片中有个热爱美国文化的穆族少年“冰块”,他失去亲人,一路跟随伯纳,最后伯纳并无带他离开的打算,“冰块”只得转身离去。《深入敌后》中,塞军是极端丑恶,雇佣罪犯,制造万人坑的反派。而穆族都是些被伤害的平民,这显示出明显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2004年科索沃骚乱,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袭击了当地占少数的塞族,以及驻守的维和部队。这导致西方世界态度转变。2004年意大利电影《塞尔维亚的维和军》就表现了科索沃战争期间,意大利维和军面对科索沃阿族的威胁,保护被强暴的塞族少女。2007年德国电影《触摸和平》题材和内容如出一辙。2011年以波黑战争为背景的《血与蜜之地》是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编导的处女作。同样书写对立种族男女的爱情。此片和《惊变世界》不同的是,片中男女双方第一次约会就遭到了炸弹袭击,形式直转而下。电影的立场显然是贬抑塞族的,片中的塞族武装是一群屠杀平民连婴儿也不放过的恶徒。而穆族都是些平民。片尾塞族男主角走向维和部队/西方,跪下供认自己是战犯。塞族军官男主角和穆族画家女主角,其身份就传达着塞族/军人/战争和穆族/画家/艺术的对比。双方强弱地位很明显,女子的生命就掌控在男人手里,很难相信会有真诚的爱情。于是结尾处女子设计炸死男子失败,遭到枪杀的高潮也不具多少情绪冲突。除了军人,投向前南内战的西方目光还包括记者。其中亦不免带上了意识形态色彩。1997年英国电影《烽火惊爆线》取材真实事件,讲述一个英国战地记者迈克尔准备报道波黑战争中的孤儿问题。他援救了一个穆斯林孤儿女孩,他想收养她。而女孩的母亲并没有过世。迈克尔试图说服她让他收养孩子。影片的最后,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英国的花园里。很多西方国家观众看过此片后也认为孩子几乎是被绑架了。讽刺的是,事件的原型中,记者救的是一个塞族女孩。2000年法国导演艾利·舒哈基的《危机密布》(《哈里逊之花》)讲述女主角萨拉的丈夫是一名战地记者,他前往塞克冲突激烈的地区报道战争,却不幸失踪。萨拉踏上了寻夫之旅。片中呈现了萨拉的见闻,塞军被描写为屠杀平民的凶手。2008年法语电影《屠杀证据》(《819号决议》)1993年联合国通过819号决议,设立波黑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为安全区。但是塞族武装占领了该地,制造了涉及波黑战争期间震惊世界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影片讲述受联合国派遣的警察追查这一事件,搜集证据。这些证据直接推动了对塞族前领导人的战争指控。2007《狩猎聚会》记者西蒙和摄影师达克是深入战场冒死采访重大事件的战地新闻记者搭档。一次口不择言过度个人情绪表露让他失去工作,游离在主流业界之外。达克却平步青云过上了理想生活。波黑战争结束5年后,消失已久的西蒙找到了达克一起去采访一名神秘的战争逃犯“狐狸”。逃犯的造型明显影射潜逃13年于近期被捕判刑的前南领导人卡拉季奇。片中塞族被刻画为屠夫与疯狂邪恶的种族主义者。片中充斥着刻板符号的前南地区成为几个美国记者实现捉到大战犯的英雄梦的游戏围场。妇女和孩子永远是战争中的弱势群体。2006年阿尔巴尼亚电影《战争遗咒》关注因奸成孕的女子,无力供养孩子将其送到孤儿院。但当她有了钱想寻回时,却发现孩子被贩卖了。她在美国记者等人的帮助下寻子。半片涉及到战争中的儿童贩子问题。同年,德国电影《战争之子》中,波黑战乱时,年轻的穆族母亲赛纳达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十年之后,赛纳达得知她的孩子被德国夫妇收养,他们不打算轻易放弃。母亲决定千里寻子。此外,战争中的老少情是又一常见题材。1997年波黑法国合拍片《完美的圆圈》一个波斯尼亚酒鬼诗人哈姆扎让妻儿离开混乱的萨拉热窝。7岁的艾迪斯和9岁的哑巴哥哥逃难到了这里。三人和一只受伤的狗,在萨拉热窝围城战中,组建了一个毫无血缘的新家庭。彼此扶持努力活下去。2002年英语片《乱世老少》里,中国观众熟悉的英国演员鲍勃·霍斯金斯饰演一个波斯尼亚战争中的儿童贩子。他拐走了九岁男孩维拉多。最后维拉多却救了他,当他得知男孩将被用作移植供体,他又拼命救回了男孩。二人在战争岁月成为了彼此依靠。2004年,欧盟第五次成功扩大的当晚,包括前南国家斯洛文尼亚在内,欧洲25位导演创作的短片集锦《欧洲二十五面体》在欧洲各国电视台播放。前南国家在21世纪陆续申请加入欧盟。2013年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民族矛盾激化曾导致了民族国家的独立,而欧盟倡导构建超越民族国家的“欧洲认同”。在这种认同下,银幕上的前南内战,又将呈现何种面貌?载《国家人文历史》有删节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