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漠视”的她终于勇敢了一回,可命运回赠她的,只有毁灭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9 07:16:13人气:0
安娜·卡列尼娜[原声版]

视频安娜·卡列尼娜[原声版]状态:超清年代:1985

主演丽扎·波亚尔斯卡娅马克西姆·马特维耶夫更新时间:2022-09-28 19:52:35

安娜(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 饰)年纪轻轻就嫁给了高级官员卡列宁(保罗·斯科菲尔德 Paul Scofield 饰),混迹于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之中。一天,她收到了哥社会的交际圈之中。一天,她收到了哥哥发来的电报,他请求妹妹前往莫斯科,来挽救他和妻子多丽(乔安娜·大卫 Joanna David 饰)之间濒临破碎的婚姻。在前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安娜邂逅了名为沃伦斯基(克里斯托弗·里夫 …

很多人不知道,追求爱情是需要资本的孽缘爱情的魔力在于,人们通过爱情发现压抑或隐藏的真实自我,从而满足人天性中“被看见”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明明被告知了一万遍,我们依旧会为爱疯狂,如痴如醉。爱情是石板下狂生的野草,越压抑越显眼,越禁锢越激发强悍的生命力。但很多女人的悲剧在于,不知道追求爱情是需要资本的。她简直是个体验派演员,表演得太好都快把自己骗过去了——直到此时,她遇到了沃伦斯基。安娜长久以来在丈夫那里得不到回应的情感都有了倾泻对象,而且这个对象也回报了同样的激情——一个长期被漠视的自我被另一个人当宝贝一样,捧在手里,仔仔细细地观赏、赞叹!安娜仿佛由一个扁气球被注入了大量空气而变得轻盈灵动,她突然恢复了满满的生命力。安娜怎么可能不沉沦呢?从此,一个社会意义上的安娜死去了,真实而脆弱像个一丝不挂的婴孩的安娜,诞生了。毁灭社会对男女从来都是双重标准,在现代女性大规模参与工作和社会生活之前,女性受到的压迫是全方位的,在19世纪下半叶尤其显著。《安娜卡列尼娜》成书于1877年,《苔丝》成书于1891年,这两部描写女性悲剧的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是社会上流还是底层劳动人民,都可能成为虚伪的社会规制和道德的受害者。双重标准最明显的是,同样的事情对沃伦斯基和安娜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对沃伦斯基而言,只要他回头,交际圈依然向他敞开大门,他依然可以有他的事业;而对安娜,社会给予了强烈的鄙视和谩骂,指责她“不道德”,将她赶出社交圈;而没有参与社会分工,无法拥有自己事业、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的安娜,直接被宣告社会性死亡。如果说丈夫给她的是情感上的漠视,那么这就是社会层面的“漠视”——安娜的才华智慧,被这个社会视若无睹,不值一文。聪慧强势如安娜,纵使她列出一大堆公式说得头头是道,让设计师哑口无言,她也不可能拥有更大规模听众的认可。多么好的头脑,不搞事业简直是浪费天资,可她没有机会。人拥有的越少,越怕失去这仅有的希望。安娜越来越歇斯底里——她太害怕了,她为爱情付出的代价太太太太大了,远胜于她的情夫。男人追求爱情失去的仅仅是一时的名誉和机会,女人失去的却是她的一切。安娜的结局,是被因为惯性而不能及时停止、朝着一个既定终点在既定轨道上飞驰的列车碾碎,就像安娜被社会一时难以改变的沉疴腐朽压榨得支离破碎。安娜这列脱轨的列车,挑战规则的异类,不是被掰回来,就是被毁灭。另外,看过《安娜卡列尼娜》还想当家庭主妇的人,我是万分不能理解的。多少女性,为了不当家庭主妇付出了一切,才换来可以工作的自由、女性拥有财产的权利;多少女性因为只能围囿于家庭,以悲剧乃至惨剧告终。安娜以死冲破的枷锁,竟然有人捡起来戴上,还美滋滋。我永远不懂,也不乐意懂。本文版权归作者灵魂歌姬陆女士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