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印记”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1:42:01人气:0
逃亡列车

视频逃亡列车状态:BD年代:1980

主演强·沃特埃里克·罗伯茨瑞贝卡·德·莫妮凯尔·T·赫夫纳更新时间:2017-11-13 11:54:24

一个奇怪的国际组合,拍成了一部冒险动作片。本片编剧是日本大师黑泽明,导演是俄裔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主演是美国的乔恩·沃伊特、埃里克·罗伯斯、芮贝卡·德·莫尔,拍摄地点则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剧情描述在美国西北的监狱,重犯曼尼在饱受折磨之下决定越狱,刑期将满的贝克也被拖下水,登上一列开往阿拉斯加的运货火车逃狱。当他们以为大功告成时,列车竟然失控,被迫往车毁人亡…

多年前某个时候,当时学校在放寒假,外面下大雪,没地方可去,只好呆在家里看电影打发时间。有那么几天,我就一直看碟片,看了又看,机器从早到晚连轴转,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时间我都在不停地看片。从此烙下个毛病,就是在街上看到有人从放映厅出来就想吐。当然也有些别的感受,像烙印一样清晰。它源于那个时候看过的某部故事片。是一部国外(英国?好莱坞?)七八十年代的电影。有趣的是,那个片子从片名、导演到演员,甚至连剧情都统统模糊了,可它居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其实只是影片结尾部的一个桥段,一句援引自莎士比亚《查理二世》里的话——“再凶残的野兽也有一丝怜悯,但我没有,因此我不是野兽。”我清楚地记得电视上,一个如怒狮般的男人,站在飞驰的破旧火车上,他举起双臂,擂向落雪的天幕,发自肺腑的狂嗥,响彻山谷。火车头喷着浓浓白烟撞向山崖……就是这样一组镜头,粗粝,苍凉。先是特写,而后拉伸至全景。它要表达什么呢?对于当时还在上小学(初中)的我还很懵懂,为何它那样清晰有力,如同呼呼挂风的攻城锤撞击我的心脏。那个男人,为什么在击倒对手后那样义无反顾地扑向死亡,仿佛那是他久违的故乡,他张开臂膀要拥它入怀。那种力量是那样逼迫人心,在我心中激起狂澜。王小波写过一篇杂文,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读后感。他在文章里写到,这部简单纯粹到极致的作品,揭示了人性中强悍的一面。有趣的是,相较于这部我不知名的影片的残余段落,同样是一个人物,一场搏斗(至少是一种搏击的姿态),展示一种震彻魂魄的力量。“再凶残的野兽也有一丝怜悯,但我没有,因此我不是野兽。”在这一桥段中该怎样重新诠释它?何谓怜悯?野兽,为了果腹之需而杀戮,尽管凶残,却是值得怜悯的一方。因为上帝赋予它们生命,可它们不能自行决断处置,即选择怎样活或不活。而人却能通过自主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使自己崇高抑或卑微。我一直在想,十多年的一部老片的片断,为什么会如此强悍地打动我?那样的场景:洒满大雪、寒风呼啸的雪原,那个目光凛冽的男人,面对死亡不羁的神色。那样的时刻。突然觉得虽然作为一个赴死者,他却丝毫没有“可怜相”,他是枭桀强悍的化身,它放佛在昭示一个信念:从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来自内心的力量和对自由的渴望。如今已经很少有影片能造成这样的冲击。以死的决绝,情绪和氛围粗砺的宣泄,造成某种能量瞬息迸发,施于心灵之上,不仅仅是“视效的冲击”。直到截稿为止,才知道原来当时看的是这部影片,80年代的老片子。居然真是多国合拍的,主题真的与自由相关。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