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红色经典:《战争与人》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20:10:56人气:0
战争和人

视频战争和人状态年代:2013

主演泷泽修芦田伸介高桥悦史浅丘琉璃子更新时间:2013-06-24 17:38:27

导演山本萨夫是日本电影界社会派大师,他试图通过五代一家的兴盛、衰落来完成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社会大家庭,家庭小社会,五代家本身就参与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描写这一家的发展变化自然可以举重若轻地体现出那段时间的日本侵华过程。①本部描写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上升时期。影片曾获1970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②这是日本电影界社会派大师山本萨夫所拍反映侵华…

前阵子我写了一篇关于《做人的条件》的文章,本来只是随性而写,没想到获得的反映大大出乎我意料。感谢大家的热情。这部作品的原著小说作者是五味川纯平,现在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另一部五味川的作品:《战争与人》。这两部影片在当时都以尖锐而闻名,上映后反响甚大,并在日本电影界获奖。《战争与人》的导演是日本共产主义者山本萨夫,在表达影片理念方面不同于小林正树的理性,而要激进得多。虽然《战争与人》在反思军国主义上并没有《做人的条件》来得深刻,脸谱化的谴责居多,但对日军暴行的描述,那堪称日影之最,绝非像《二百三高地》那样的暧昧不清。日军的主要暴行,基本上都让本片给包了,918和77不用多说,日军在朝鲜、台湾、南京、华北的大屠杀也完全不避讳,此外枪击手无寸铁的村民、拿共产党战俘练习刺刀、甚至人体实验也有提及。没说到的只剩下重庆大轰炸和常德细菌战,但毕竟本片的剧情时间只是发展到1939年。山本萨夫的作品虽然都很左很红很共产,但即便我这种可恨的网特汉奸轮子美分米帝走狗别有用心的反动派也不得不为之着迷。红色经典也有水准高低之分,我所以不爱看红色片,是因为其幼稚(甚至弱智)的剧情,除了YY还是YY,而且人物塑造千篇一律,每个国家拍出来的都一个样,好人个个长得一脸正气高大全,坏人个个面相难看奸诈猥琐,以致于人物登场时,观众往往“一眼”就能“识别忠奸”(这种片面的拍摄手法是对电影艺术的摧残)。至于“子弹多多,威力大大”、“一枪打飞十个鸟人”、“无敌身,向前走,圣斗士,打东东”就不说了。我并不抵制“红色”本身,这只是一种哲学类型,只要不将其邪教模式,我并不反感。“红色”文化本身并没有强迫我去信仰它,不会“说”我不信仰它就是异端。我抵制的是哲学邪教化和电影的“弱智”,很多非红色的影片也很弱智,它们也是我抵制的范围。一般的红色经典是骂别国或骂前朝,但山本萨夫的红片却是骂“自家人”,他的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并不一味的YY、邪教化、或宣扬文化神棍,而是首先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上,所以扣除掉片中的意识形态,这些作品依然可以当作优秀的社会片来看。山本的电影风格,其表现手法更为接近苏联和东欧,宣传红色哲学时也不轻视文学艺术,还往往有露点画面。现在看日本二战片,大多是些《男人的大和》这种模棱两可的玩意,能够喊一下反战就已经够让人知足了,能像《溥杰与王妃》这样怜悯一下受害国就已经很难得了。基本别期望能像德国电影人那样明确地否定自身。然而《战争与人》,岂止是“正视历史”,简直可以说是“超反日”了,把日军批得体无完肤不必多说,痛斥70年代还活着的裕仁天皇,日本人演的红军呼吁“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第2部最后居然还有一大堆“中国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情节(虽然都是日本演员,但唱得挺正),同时还给了反日标语来了几下特写镜头,至于“中国战俘”那副恨不得把日军吞了的表情,那真会让你惊愕于这日本演员是跟自己的祖国有血海深仇么……影片对日军不留余力地骂,对中国抗日战士则毫不吝啬地赞。片中每当有中国和朝鲜游击队同日伪军队交战的场面时,基本都是显示中韩一方的视角(国民党除外),描述中韩共产党怎么“奋勇杀敌”,以至于本人在看的时候,都真的忍不住吐槽“哇靠,这片真是日本拍的?”直到片尾出现导演“山本萨夫”的名字,才反应过来。千真万确,片中的所有慷慨激昂高喊抗日口号的中国人和朝鲜人,都是由日本人来演,至于群众演员,不知道有没有混进个别华人,但大多数都是本土群众。而演员方面可谓全明星阵容,主要参与的有泷泽修芦田伸介高桥悦史浅丘琉璃子加藤刚丹波哲郎……我个人很喜欢的北大路欣也亦加盟了本片,至于三国连太郎和吉永小百合,那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凭借《望乡》红遍中国的栗原小卷,在本片中扮演中国少女赵瑞芳,反日台词一大堆,根据剧情的暗示她后来似乎还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当然,由于山本是“赤色份子”,他对待老蒋的态度也与中国大陆出奇的一致,影片中石哥一如既往地被塑造成“假抗日、真反共”,与共产党的高大面目形成反比,所以蒋粉观看慎重~~~另一方面,张学良也一如既往地被塑造成大英雄。但事实上,良哥并非被石哥唯一下过“不抵抗”命令的将领,与918事件同一时期的上海战役,蔡廷楷就违背了石哥的旨意跟日军开了战,再后来薛岳守长沙,也是建立于“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基础上。如果东北“不抵抗”应该被否定的话,那么良哥是有主要责任的,不应该全推在石哥头上。有些观点认为,石哥对待918的态度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不抗日”,因为当时中国局面混乱、综合作战能力远远落后于日军(几年后的抗战时期一个日本兵至少可抵七个中国兵,这点是共产党也承认的),所以石哥把全面战争拖到1937年,让中国军力得到了较好的准备,并聘请国外军事顾问给予培训,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孰是孰非,这里就不作辨析了,留给后世史家争论去吧。至于西安事变是否“逼石哥抗日”,这点向来也有争议,即便在大陆也有持否定的说法。但这也不是本文想讨论的。值得一提的还有卢沟桥事件,在日本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执著于研究第一枪到底是谁开,这一直引起中方不满。其实问题不能看得这么简单,日本人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也养成了注重细节的性格。中国史界的逻辑是,因为“日本搞侵略”,所以“第一枪是日军开的”。但日本人不这么看,右翼份子固然是拿开枪顺序说事,强盗理论不值一驳,左翼人士则认为侵略归侵略,第一枪归第一枪,两者都要搞清楚,也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像《战争与人》和《溥杰与王妃》这类不避讳日军暴行的影片,也没有去刻意论证第一枪就是日军开的,这并不妨碍对日军暴行的谴责。再来说说本片的创作背景。1962年,日本政府停止反共国策,私底下又与中国大陆悄悄往来,这让日本左翼力量提供了电影舞台,信仰共产主义的山本萨夫,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电影才能得到发挥。众所周知,影视和小说是传达理念(甚至洗脑)的最好工具(很多人知道“辛德勒”,是来自于电影,而不是史料),所以最能拉拢人心的影院,也就成了日本左右两派之间明争暗斗的场地。为了对抗右翼势力投资的影剧,左翼团体可谓下足了血本,以山本萨夫为代表的左翼导演,拍出了大场面之作《战争与人》三部曲,拉开了日本电影波澜壮阔的社会派帷幕,也开始了影坛长达二十年的左右之争。《战争与人》获得成功后,山本萨夫趁热打铁,进一步拍了一些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品,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社会三部曲:《华丽家族》﹑《金环蚀》﹑《不毛之地》。这三部影片都是由仲代达矢主演,都曾被我国引进(由上译配音)。山本萨夫是社会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当然不局限于事后神算,有时也会推测商业界的腐败走向,《不毛之地》被认为是改编自震惊日本社会的洛克希德事件,但实际上本片的剧本在构思之时,该事件还未正式曝露,片中所有的商界丑恶现象都是来自推测和想像,然而事实证明剧组和原作者推论并不离谱,因此本片公映后在日本引起轰动,也算“红”极一时了。此后的《啊﹐野麦岭》同样是批判资产阶级的,格调与同期有“啊”字的日本电影相去甚去,同样也被上译译制过。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山本萨夫的作品都充斥着“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你要是看多了他的片子,那都会觉得日本这地方有如18层地狱,根本不是人类可以居住的。这些影片的主题尖锐、思想激进,但拍摄手法比较单调,剧情也停留在简单的对白上,显得比较枯燥,倒是《战争与人》更为生动。在整个六、七十年代,日本左右两派的文化争斗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精彩绝伦得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演义。日本甚至还响应中国“问哥”,也搞起了XXX,红小册到处飞,那也是惊天动地了,甚至某些报纸干脆用中文写,还简体……(对这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去网上搜一下相册,很给力)到了80年代,世界冷战局势开始“西风压倒东风”,中国与苏联交恶并与美国来往还联手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东欧红色政权纷纷开始动摇,日本国内的左翼力量也受到了打击(特别是某些极端份子的恶行让左派形象受到不良影响),此时左翼电影界的灵魂人物山本萨夫又在83年去世,形势一步步地朝有利于右翼势力的方向发展。现在中国大陆都说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但事实上,右翼势力一开始就很猖獗,从美国放过日本天皇、包庇日本战犯、保留靖国神社那一刻起,右翼就一直占据着主动。只是到了六、七十年代,左翼力量的崛起,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右翼的独大。左翼势力的败北,与其说败给了右翼,不如说是受了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共产国际所累,特别到了后冷战时代,“苏东坡事件”全面爆发后,左翼思想在日本退居二线,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然而他们曾经辉煌过、曾经发挥过自己的影响力,这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个年代日本所出产的红色经典,在影坛荣誉榜上也可谓战果丰硕,不但深受影评人的青睐,也经常被普通观众所喜欢。这种情况在今日已经难以看到了。山本萨夫的很多作品,曾在前几年被改编成电视剧(如《华丽家庭》、《不毛地带》、《白色巨塔》等),但此时左翼力量的影响今不如昔,主题已经不像山本时代那像尖锐地反右翼了。不管你对日本共产主义持什么样的看法,都不能否认他们当年对中日交流正常化、暖和双方的政治矛盾,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在日本解除反共政策的第二年(即1963年),山本萨夫访问中国,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讽刺的是,几年后正是周总理,差点毁掉了山本的左派形象。《战争与人》这部对军国主义痛批得最凶的影片,最初却被中国领导误当作“宣扬军国主义片”引进,周总理亲自下令,由上译配音后作为“内参片”放映,以致于译制过本片后很多配音员都一头雾水,最后连主人公都投奔八路军了,这片“哈共”还来不及,哪里“右翼”了?当然配音员们迷茫归迷茫,还是不敢公然质疑领导的话,多年后给本片“洗冤”承认它没有军国色彩时,也只能在否定语前边加上一个“应该不是”。我不知山本萨夫若是得知自己曾被中国的“革命同胞”这么对待过,会不会老泪纵横一把。不过山本老同志不必在意什么,因为70年代中国对海外共产主义的脑残判断多的是,比如那套雷死人不偿命的《XX共产党(或工人党、劳动党)反华言论》系列丛书(“XX”可代入很多国名,包括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具体书名自己去百度)。本片被误认的原因至今未能搞清楚,个人觉得有一个可能性非常大,就是山本的电影受了“日活”公司拖累,七十年代的那些右翼份子投资的片子,大多就是通过日活公映的,而《战争与人》同样是日活出品,所以中国领导就在连片也没看的情况下作了武断结论,“理所当然”地将其视为右翼片。对于非黑即白的中国人而言,也许很难明白为什么势不两立的两种思想,却能存在于同一个平台。这并不难理解。其一,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有钱可赚一切好说,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电影公司,日活能接受右翼份子的钞票,当然也不会拒绝共产主义者的钞票。这只不过是“瑞士理念”。其二:日本标榜“民主自由”,允许各种言论存在于市面上,包括共产主义言论和右翼反动言论。当然,关于南京大屠杀存在论和虚构论,也是都在市场上流通着的。然而德国不允许否定犹太大屠杀的言论存在(一旦发表会被判刑),也没有人认为德国言论不自由,所谓的“言论自由”首先还是建立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不过……其实老外也不明白我们中国人,为何能一只手摸着小狗的头说“好可爱”,另一只手却拿着一碗狗肉……这是古典的、东方式的奇怪哲学。日本不过是深得我们的真传罢。作为红色影视界的奇才,山本自然也有很多粉丝,这其中就包括了谢晋,他曾说:“我跟黑泽明不是一个路子的,那种叙事我做不到,我跟山本萨夫比较接近。”山本并非邪教式的信徒,他可以称作思想家,有着属于自己的系统哲学,他的红色经典并不只有“红色”。山本很欣赏《白毛女》,认为那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典范,不过,他要是知道《白毛女》剧组那一串中国式的名字,其实都是些日本人,那他会有什么想法呢?《战争与人》并非山本萨夫第一部谴责日本国军主义的影片,从时间顺序上,更早之前的《真空地带》、及后来的《没有皇帝的八月》可以说是本片的“续集”,不过后两者在网上难寻踪迹。最后,我最大的期望是能有一天看到这片的上译国语版,目前还没什么消息。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